央行发布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全文)

2011年06月02日10:3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金融安全区 生产性服务业 劳动力相对短缺 联动模式 质押式回购 武汉城市圈 成渝经济区 藏系羊 基金资产净值 融资融券业务

  第二部分 区域经济运行情况

  2010 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严峻的自然灾害等挑战,全国各地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全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2.9万亿元、8.5万亿元、8.1万亿元和 3.7 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加权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12.3%、13.8%、14.2%和 15.4%,比上年分别提高 1.5 个、2.1 个、0.7 个和 2.8 个百分点(见表 11) 。

  一、消费、投资、净出口和政府支出

  (一)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力增强

  2010 年,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以及各项惠农政策贯彻落实到位等积极因素作用下,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继续稳定增加。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 19109 元和 5919 元,扣除价格因素,分别实际增长 7.8%和 10.9%,同比回落 2.0 个和提高 2.4 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差距逐步缩小, 2010 年农村居民实际收入增幅首次高于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增幅。各地区城镇居民收入仍呈现地区差异,但差距有所缩小。

  2010 年,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分别为 65.4%、63.7%、65.0%(见表12)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前 10 位的省份中, 有 8 个为东部省份,其中收入超过 2 万元的省份由上年的 6 个增加到 7 个。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总体较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后 10 位的省份中,有 7 个为西部省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2%、11.1%、10.8%和11.0%。

  2010 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并首次超万元,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17.8%,增速最快(见表 13) 。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 各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东部地区的 54.9%、44.9%、64.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前十位的省份全部集中在东部和东北地区,其中上海、北京、天津和浙江 4 个东部省份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低于 5 千元的有 10个省份,比上年减少 6个,除山西外,全部集中在西部地区。

  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高于城镇居民。2010年,各地区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 74%,比城镇高 4 个百分点。与上年相比,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分别下降 3 个和2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东部地区最低、东北地区最高,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东北地区最低、西部地区最高(见图 4) 。

  各地区城乡消费平稳较快增长。2010 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5.7 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1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4.8%。其中金银珠宝、家具、汽车、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等热点消费快速增长。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占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最高,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增速快于东部地区(见表 14) 。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13.6 万亿元,增长 18.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2.1 万亿元,增长 16.2%。

  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食品支出比重继续下降,恩格尔系数总体延续下降趋势(见图5) 。但受食品价格涨幅较大影响,部分地区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占比略有上升。2010 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35.7%,较上年下降 0.8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 41.1%,较上年略升 0.1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各地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均较上年下降;东北地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较上年上升 1.8个百分点,其他地区与上年略有下降或基本持平(见图 6) 。

  (二)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回落,投资的地区结构进一步改善

  2010 年,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7.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 23.8%,增速比上年回落 6.2 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9.5%。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24.1 万亿元,增长 24.5%,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3.7 万亿元,增长 19.7%,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城乡差距较上年略有扩大。分地区看,各地区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从高位有所回落,东北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降幅较小,增速跃居各区域板块第一,中西部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快于东部地区 (见表 15) 。分省看,广西、甘肃、宁夏、黑龙江等 10 个省份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超过 30%,上海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不到 1%。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增速最快,利用外资扭转了上年持续滑落的态势。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 13.6%,国内贷款增长19.2%,增幅比上年收窄。全年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和自筹资金占比分别为4.8%、16.5%、1.6%和61.0%。

  (三)各地区外贸进出口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利用外资平稳较快回升

  2010 年,在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国内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稳出口、扩进口政策效应继续显现,企业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外贸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已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分别增长 33.8%、72.8%、40.2%和35.3%,分别加快 47.1 个、94.5 个、54.5 个和51.7 个百分点。各地区出口和进口均扭转了上年的下滑态势,中西部地区出口和进口增速快于东部地区(见表 16 和表 17)。

  近年来,推进我国产业转移加速发展的因素逐步增多且呈多元化趋势。这主要是市场选择、政府引导和金融支持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市场扩张、成本约束是产业转移的主导力量。第一,中西部地区市场空间逐步增大。随着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中西部地区居民消费能力显著增强,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东部不少企业为占领中西部市场,主动将生产基地西移。第二,要素成本约束。受土地和劳动力价格较高、资源短缺等要素约束,东部地区部分企业发展压力增大,同时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资源比较丰富,土地、劳动力价格相对便宜,要素成本优势明显。第三,外部经济再平衡的倒逼压力。后危机时代,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为避免本土产业“虚拟化”和“空心化” ,纷纷扩大实业生产,减少外部需求,同时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之势,我国东部地区“出口导向型”产业结构受到一定冲击,倒逼东部企业市场和生产空间逐步向中西部迁移。政府引导也是产业转移加速推进的重要力量之一。近年来,各级政府通过完善政策体系、优化投资环境、创新对接形式等措施,大力推进产业转移。一是积极构建政策体系。国务院相继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重庆两江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规划,对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发布指导性意见。各地政府从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二是努力优化投资环境。

  加快基础设施、政策创新、政务环境、产业配套等建设,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成为各级政府重要任务,中西部更是把加强园区建设作为优化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举措。2010 年,陕西、甘肃省开发区建成面积分别为 2.5 万公顷和 2.3 万公顷,分别是 2005 年的 1.6 倍和 1.8 倍。重庆市则用足土地政策,支持工业园区建设,目前共有工业园 40 多个,用地面积达 4 万多公顷。三是搭建对接平台。中西部地区逐步转变传统的招商引资方式,充分运用产业链招商、中介招商、小分队招商、网络招商和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通过举办中博会、西博会等大型会议,构建产业转移对接平台。金融支撑作用日益增强。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综合运用货币信贷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和东北三省产业转移的资金支持力度。一是探索实施差别化货币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2010 年年末,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人民币贷款余额为 19 万亿元,占全国 39.7%,较 2005年末提高 0.6个百分点。二是优先支持有产业转移意愿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企业债等,满足产业转移的资金需求。三是引导东部地区金融机构到中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支持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在中西部设立分行分别达 14家和 3家。四是大力推进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支付结算和征信体系等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外汇管理模式,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三、我国产业转移主要成效

  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明显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近年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经济增长较为强劲。 “十一五”时期,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比“十五”时期加快 0.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加快 2.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加快 2.4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加快 2.6个百分点。2010 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 47%,较 2005 年提高 2.5 个百分点,东、中、西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初显成效,节能减排成效初显。东部地区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推进自身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为经济全面转型奠定了基础。2010年,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占比较五年前提高 3.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 4680亿美元,约占全国 95%,产业结构呈明显优化趋势。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通过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也初步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 2010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第二产业占比较五年前提高 5.6个百分点。从节能减排情况看,随着产业转移加速推进,大部分地区节能减排指标都出现积极变化,浙江、江苏等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硫排放量等主要指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海南、天津、江西、广西等节能减排任务也完成较好。

  当前,我国产业转移总体形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中西部地区产业配套能力不足,产业结构同质化较明显;二是东部沿海地区第三产业占比仍不高,整个产业链仍处于全球产业分工和产业链的偏低端;三是统筹规划功能发挥不足,在招商引资中出现恶性竞争,一些领域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因此,今后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提高承接门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做到在创新中承接,在承接中转型,在转型中升级;因地制宜承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明确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和承接重点,促进区域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加强区域分工合作,实现区域联动发展;紧密围绕产业转移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营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环境。

  三、各地区能耗、环境治理与保护情况

  2010 年,各地区继续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节能减排、节能降耗取得进展, “十一五” 规划确定的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等相关约束性目标基本如期实现。各地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得到控制。 2010 年全国单位 GDP 能耗下降 4.0%,其中,吉林、贵州、安徽、山西、四川和重庆等省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超过4.0%。淘汰落后产能成效突出,2010 年关停小火电机组超过 1100 万千瓦,火电脱硫机组比例从2005 年的 12%提高到 80%, “十一五”累计淘汰炼铁、炼钢、水泥、焦炭和造纸等落后产能分别达到 1.1 亿吨、6860 万吨、3.3 亿吨、9300 万吨和720 万吨。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 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 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较 2005 年分别下降约 12%和 14%。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保护全面加强。 2010年七大水系的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 59.6%,比上年提高 2.2 个百分点,比2005 年提高 18.6 个百分点;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城市占监测城市数的82.7%,比 2005 年提高 22.4 个百分点。2010 年完成造林面积 592 万公顷, 比 2005年增长 9.6%,其中内蒙古全年造林面积超过 1000万亩, 造林规模居全国首位;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 50.3%,较“十五”期末增加 5 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各地区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力度明显加大。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了《关于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信贷投入;环保与金融部门建立了环境信息通报制度等。 2010年各地区继续贯彻落实节能减排信贷政策,加大金融创新,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广东成立了“绿色产业投资基金” ,进一步加大对区域内节能减排科技产业的投融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绿色产业;北京推出自愿减排交易平台,着力打造符合国际惯例的自愿减排市场体系;江西开展节能减排自愿协议试点,金融机构为试点企业就节能减排项目的融资、担保等提供相关金融服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