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要千方百计争取农业有个好收成,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抓好三件事:一是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成大种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三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而在过去的五年,我国的“三农”工作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可以说这五年是农民增收的五年,是农业增产的五年,是农村发展的五年。
自2004年开始的新一轮(注:上世纪八十年代也有五个关于农业的一号文件)的中央一号文件,到2008年已经是第五个了。这一个接一个的一号文件,无不突出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无不突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发展的鲜明主题,无不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性。
从农民增收来说,2004年一号文件的题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从农业增产来说,2005年一号文件的题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从农村发展来说,2006年一号文件的题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正是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英明领导下,我国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发展,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最好、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干部群众心气最顺的时期之一。2007年粮食总产量超过10000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现代农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2003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2090元增加到2476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3.8%。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2476元到4140元,平均每年实际增长6.8%。
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在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发展上我们的步伐还很慢,农业农村发展仍处在攻坚克难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任重而道远。
从农民增收来看,基础还不稳固,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制约农民增收的突出因素有:农资价格高位运行、农民外出务工难度加大、农业自然灾害较多以及部分农产品价格仍然偏低。
从农业增产来看,目前我国生猪、奶业和油料都出现了问题。直接诱因在于供给不足,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又是产业体系转型严重滞后。
从农村发展来说,我国农村社会事业还存在许多问题。农村义九年义务教育方面,农村孩子的待遇远远低于城市的孩子。我国现行的教育经费负担模式是,城市教育由国家负担,农村则以县级统筹为主。这是欠公平的。
2007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做好“三农”工作,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必须全力促进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不大涨不大落,积极争取农民增收势头不回落不放缓,务必做到新农村建设不松懈不走样。
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要象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那样,继续做好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发展这篇大文章。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发展”三大主题,我们的农村工作就会无往而不胜。 (李海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