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与“不理”大不一样
2006年10月,公司为一定职级的员工办理一份理财计划,要求员工交12万元,公司另行补贴若干组成个人理财账户金额。据称理财计划投资于有经济前景的行业,该计划提供保本担保,但不保证收益,员工自愿参加。
许多同事对此半信半疑,最终没有参加。据我对于这种理财方式的了解,在国内还是有这样的先例,国外这类业务就更普遍了,应该是有回报潜力的。更何况,该计划是有保本担保的,不会亏,但有回报的空间与可能,何乐而不为?
问题是,当时我手头上现金远远不够,真可谓“壮士穷途一饭难”。而按通知资金必须要在10月30日前打入指定账户。接下来的时间,是频频和亲友打电话。然而要在短短半个月凑足这12万元谈何容易。东挪西借,还是不够。家人在这时也打退堂鼓了,说凑不起就算了,也不一定能赚钱。但我认准的事是一定要办到的—-为信念而战!最后这个朋友5000元,那位亲戚3000元这样地凑起来,甚至在信用卡上透支了1万多元,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凑齐汇入指定账户。
3年时间转眼过去。在这3年中,我不仅享受到了这份理财计划中公司的补贴部分,累计领到的分红也已接近本金的50%。我实实在在受益于这份理财计划的成果。而且,这份计划还在持续经营中。
培养理财的意识,对投资机会的敏感,机遇终会站在觉悟者这边!
同时朋友、亲戚的信任与帮助,这次投资经历让我心中始终特别温暖。确实,理财并不是唯一目的,我们因为爱而理财,让爱享受理财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