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三、钢贸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钢贸市场环境是其生存发展的基础,当前钢铁市场的供应格局和所处环境发生了三大根本性的转变。
(一)钢铁市场的供需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2003年,我国的粗钢产量首次突破了2亿吨,2005年达到3.49亿吨,增幅超过24%,远远超过了世界其他产钢国家。2006年,粗钢产量达到41878.2万吨,占全球粗钢产量的比重达到33.8%。在对钢材的需求增长非常缓慢情况下,钢铁产能严重过剩,钢材产品由供不应求局面变为供大于求。产能过剩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钢材价格的下降,甚至近年来钢材价格出现倒挂的局面,进一步压缩了钢贸商的利润空间。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67.8%的钢材流通企业销售量和销售收人虽然较2007年增加了20%~30%,但73.7%的企业利润同比却下降了10% ~20%,12%的企业利润额下降了50%左右,最高的下降了90%,亏损的也不在少数,利润水平下降,钢贸商经营环境开始恶化。
(二) 制造业和流通业相互渗透,产业界限越来越模糊
钢铁生产企业向流通领域延伸,提高直销比例,分享流通利润。钢厂充分利用其在钢材资源方面的优势,在钢材需求的制造地,如汽车、家电等行业的生产厂家附近纷纷建设加工配送中心,直接面向终端客户,挤压了钢材贸易商的经营空间,这一状况在近10年来得到快速发展。钢贸商在资源上完全处于劣势,在价格上没有话语权,销售渠道也越来越受到挤压,资源需求量的确定并不能自主决定,受市场价格变化所左右及钢厂间竞争加剧的影响,难以获取设想中的自主选择。
(三)信息技术环境变化带来新的挑战
钢铁市场的信息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钢铁市场信息的传播更为迅捷。信息传播发展带来的影响第一,钢材价格更加透明,使钢贸企业利用时间差和地域差赚取利润越来越困难,盈利越来越微薄,钢贸企业规模与效益不成正比。假设一年经营规模1200万吨钢材的贸易商,按年收益0.5%的毛利率计算,贸易商只能靠做市场波段才能获得盈利。但如果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的灵活性便大大降低,整体收益水平难以保证。另一个影响就是钢贸企业难做稳,经营钢材已如同股票操作。2010年,资本市场成为钢材价格风向标;铁矿石季度和指数定价取代长协机制,焦炭也有可能步铁矿石后尘。钢铁流通企业现在不仅需要关注钢材市场,还需要关注宏观经济、行业动态、原材料市场、金融市场、电子盘市场等诸多相关影响因素,诸多因素影响下企业发展想求稳几乎难上加难。
(四)流通资本环境的根本变化
金融因素影响巨大,金融资本通过钢材期货介入钢铁流通领域中,钢铁市场被金融化,淡化传统的购销渠道,导致整个钢材交易市场运行体系发生转变。中国巨大的钢铁生产量与消费量,造就了钢材贸易的庞大市场。现货市场、电子盘市场和钢材期货市场的参与者之多,影响面之广,是其它众多商品市场难以望其项背。钢材期货市场的开张运营,引入了更多金融投资客的参与,钢材市场的参与者已不仅仅只有原先的钢材生产者、钢材贸易商及终端用户的参与。金融投资客的参与,不仅给市场带来了新的资金、新的操作思路与方法,也为钢材贸易企业增添了新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钢材期货市场的兴起与发展,使钢材贸易摆脱了仅为实物交易的范畴,也改变了货物流的趋向和供需关系决定市场价格的规律。钢材市场受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一些上市公司开始投资于钢贸企业,利用钢贸企业庞大资金流量为其提供融资平台,又凭借着优惠的税收条件,进行价格竞争,加剧了钢贸行业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