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世界环保大会研究报告(全文)

2011年09月29日17:18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第四届世界环保大会 2011青岛宣言 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

五、中国节能减排形势及低碳发展对策

中国当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面临着国内资源环境的严重制约,也面临应对气候变化,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挑战。中国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核工业产能扩张,使高耗能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的增长,能源需求也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面临能源资源保障,能源安全,环境容量的瓶颈性制约。今年以来,能源需求以平均每年两亿吨标准煤左右的速度在增长,石油进口的预存度也超过了50%,二氧化硫等常规污染物的排放尽管“十一五”以来呈下降的趋势,但仍然超过了我们环境所允许的容量范围。特别是全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在哥本哈根大会也达成了全球控制温度上升不超过两度的目标。这意味着未来全球要大幅度减少碳的排放,全球碳排放空间大大压缩,使得我国不可能再沿袭发达国家所走过的以高资源消费和高碳排放为支撑的现代化的道路。所以,不论是国内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全球应对气球变化,我国都必须走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

中国的国情和当前发展阶段的特征,决定了我们在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碳的方面比发达国家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和更艰巨的任务。我们在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90-2010年的二十年内,中国单位GDP能源强度下降了55%,相应二氧化碳的强度下降57%,这样大幅度的下降是世界所罕见的,同比发达国家的GDP能源下降幅度不到30%,全世界的平均水平也只有15%左右,我们节能减排取得的成效是世界瞩目的。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在过去二十年内,我国经济增长7倍多,所以尽管单位GDP的能源的强度下降了一半以上,但能源总消费量也增长了3倍多。所以当前我国能源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大、增长快,这样一个态势已很难做到根本性的转变。我们在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转变能源结构方面也取得显著的成效。在 “十一五”期间,我国可再生能源的供应量增长了60%,当前我国每年新能源新增长的供应量、可再生能源的增长速度和在新能源领域的投资,都处在世界前列。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尽管增长非常迅速,但由于当前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基数比较低,新能源的增长还不能满足我们总的能源增长需求。所以当前能源消费的增长还要主要的依赖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增长。在 “十一五”期间尽管新能源发展成效非常显著,但煤炭的消费量也增长了38%左右,所以我国煤炭总生产量已经超过了三十亿吨原煤,超出了环境和经济可以承受的科学产能规模。未来大幅度的增加煤炭供应,也会给资源和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所以,实现绿色低碳的发展,减缓碳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对策,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的需要,成为国家的一个重要的战略。

实现低碳发展,当前与解决国家能源安排资源和环境制约,节能减排等目标是一致的。长远与中国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国内与可持续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很好的协同的效应。所以我们要实现低碳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现代化道路当中的一条必经途径。这个在世界工业化阶段实现低碳的发展还没有先例,需要中国来进行积极的探索。在本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我国抓住了和平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也抓住了全球化的重要的机遇,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当前资源依赖性,粗放的发展模式也已经难以为继,从2000年-2010年本世纪第一十年内,我们GDP的平均增长率是10.4%,十年期间GDP的总量也由世界的第六位跃升为世界第二位,GDP占全球的比重也由3.8%提高到9.5%左右。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由于人民币的增值和物价指数多方面的原因,以现价计算的人均GDP在2000年时是946美元,到2010年,已经超过了4300美元,处在由中低收入国家向中高收入国家过渡的一个阶段。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付出了昂贵的资源和环境的代价,我国的能源的消费量在过去十年内也增长了120%,同期世界的增长量在20%左右,所以我国能源消费占全球的比例也由9.1%提高到了20%。2010年我国的GDP的总量占世界的总量为10%,但能源的消费量占了全球的20%。也就是说,我们消费单位能源产出的经济的效益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比发达国家相差三到四倍。所以我们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必须转变经济发展的模式。

在“十一五”期间我们转变了GDP能源上升的趋势,从上升转为下降,“十一五”期间我们单位GDP的能源强度下降了19.1%,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十一五”期间资源环境的制约仍然会进一步的加剧,所以 “十一五”期间转变发展方式,控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的一个关键。所以中央在 “十一五”规划当中就提出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节能减排方面我们又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措施。“十一五”期间中央把单位GDP能源强度下降16%,单位GDP二氧化碳强度下降17%作为约束性的目标列入了“十一五”规划,这是我国第一次把应对气候变化,减缓二氧化碳排放作为战略性的目标,列入到国民经济和发展规划中,标志着我国实施应对气球变化的战略有了实质性的推进的活动。同时为了改变能源结构,减缓碳的排放也提出“十一五”非化石能源的比重由2010年8.3%,提高到2015年的11.4%。提出植树造林,新造森林面积12000万公顷,同时在五省八市开展了低碳研究的试点,从而带动全国实现绿色和低碳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改变当前以扩大投资和增加出口为主要驱动力的增长方式,要扩大最终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经济的增长是依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而我国当前是过多的依赖于增加投资和扩大出口,投资不断的增加,主要的是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核工业产能的扩张,这就需要大量的钢铁水泥等高耗能的投资品,会拉动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使高耗能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攀升,居高不下,不利于能源的节约和降低GDP的能源的强度。

据世界银行统计,2008年中国资本形成占GDP比重是43%,而世界平均水平只有22%,比例比较高的中等收入国家在工业化阶段投资的比重比较大,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也只有30%,还低于我国十几个百分点。而我们的消费比重也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中等收入发达国家的水平,所以投资率过高是导致我们当前高耗能产业比重过高的直接的原因。另外在产品出口当中,为生产出口产品所消费的能源大体上占了国内能源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左右,我国出口的产品大都是能耗高、增加值力比较低的工业制造品,制造业的中低端的一些产品。我们要调整出口产品的结构,抑制高耗能产品的出口,也是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的内容。所以通过扩大最终的消费,能够拉动轻工业产品和服务业产业的比例的提高,就能够促进单位GDP能源消费强度的下降。我们用投入产品表做过一个测算,如果在最终GDP的使用当中投资降低一个百分点,相应的消费的比例增加一个百分点的话,就会导致单位GDP的能源强度下降0.45个百分点,效果是比较显著的。所以我们要进一步的扩大消费对GDP的促进作用,就会影响或者促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由于长期投资的比例较大,导致国内高耗能产品的比例较高。当前第二产业在GDP当中的比重长期维持在47%左右,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比例的比重,发达国家在工业化阶段只有德国在二战前后第二产业的比重达到过50%,其他发达国家没有超过45%,这就使得我们产业结构存在调整的余地。当前国内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品的产量已占全世界中产量的50%-60%,只要我们努力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避免盲目过大的投资,就会降低对这些高耗能产品的需求,产业结构就会发生比较大的转变和优化。

中央在 “十一五”为了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的转变,在把单位GDP能源强度下降16%作为约束性的目标。纳入 “十一五”规划的同时,“十一五”规划当中也提出了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设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有两个途径,一是更大幅度的降低单位GDP的能源强度,二是合理的控制GDP的增长速度。 “十一五”期间GDP的增长速度控制在8%以下,实现单位GDP能源强度下降16%这样一个目标,到2015年,总的能源消费量可以控制在40亿吨标准的范围之内。但如果GDP的增长速度仍然像“十一五”期间一样达到10%和11%,即使实现单位GDP能源强度下降16%的目标,到2015年能源总消费量会超过43亿吨,甚至超过45亿吨高的限额。所以我们要控制能源消费的总量,一方面是要更大幅度的降低GDP能源的强度,另一方面要合理的控制经济增长。中央在 “十一五”规划当中,把GDP的年均增长率定在7%的目标,比“十一五”期间年均11%下调了四个百分点,这体现了中央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决心和战略部署。GDP增长率适当的调低,更体现了我们把片面追求GDP增长的数量,转为更加注重GDP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这样的目标就使得各个省也会有相应的发展方式的转变。但现在各省的“十一五”规划当中,几乎没有一个省把GDP增长预期定在8%以下。如果按各省自己定的发展目标平均下来,全国“十一五”期间GDP增长的预期会达到10%,会对资源和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中央下决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需要各个省市不断的努力。

当前,我们是以大幅度降低GDP的二氧化碳强度和能源强度作为一个重点,不断提高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产出的经济效益。目前还无法做到能源消费和碳减排的绝对量的下降,所以,当前我们仍把提高能源产出效益,降低GDP能源强度作为一个核心的目标。实现这样一个目标,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加强产业战略性调整,发展低碳的战略型新兴产业,促进结构节能;二是提高能源效率,发展低碳先进能源技术,促进技术节能;三是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减少碳的排放。核心目标是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方式,这是实现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除了低碳产业体系的建立,既包括传统的实现技术改造和升级,促进高耗能产业的低碳的发展,也包含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出现,既有直接和能源环保相关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产业,也包含高新科技产业,如说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这些能耗低但增加值率比较高的产业。同时也要引导社会消费方式的转变,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也是对产业发展的一个引导,有利于形成一个低碳社会的消费的方式。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要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我们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的支撑。

当前,我们要抓住本世纪第二个十年这样的和平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在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下自主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第一个十年我们抓住了机遇,加快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第二个十年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由经济大国变为经济的强国。把资源依赖性粗放扩张的发展方式转变为技术创新型,内涵提高的发展方式,从注重经济增长的速度,转为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从当前模仿型和追赶型的高碳发展路径,转为自主创新型的绿色和低碳的发展路径。争取十年的时间内基本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基本走上绿色低碳和可持续的发展轨道,为未来在国际社会承担量化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做出努力。

   上一页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