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11月1日-2日,“2013’新兴经济体经济政策论坛”暨第78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口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增长、转型、改革——未来10年的新兴经济体”。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开幕式上作主旨演讲。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魏博 拍摄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11月1日讯 (记者 魏博) 2013年11月1日-2日,“2013’新兴经济体经济政策论坛”暨第78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口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增长、转型、改革——未来10年的新兴经济体”, 深入讨论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迫切需要推进的转型、创新与改革。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开幕式上作主旨演讲。他指出,长期形成的投资主导、政府主导、竞争性地方政府“三位一体”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成为增大经济矛盾和经济风险的体制因素。能不能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性转型,尽快步入公平可持续增长的轨道,是对下一步改革的重大考验。
第一,投资主导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转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推动消费主导的投资转型,实现投资与消费的动态平衡。经济转型不是要不要投资的问题,也不是一个投资多寡的问题,而是让市场规律充分发挥作用,使投资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相适应,减少和停止低效、无效投资,增加和扩大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的投资,重点是加大人口城镇化的相关投资和服务业领域的投资,以调整国有资本配置为重点,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第二,政府主导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转型改革关键在于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市场经济发展中不是政府作用不重要,政府作用十分关键。问题是要把政府的有效作用建立在市场基础上,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全面激发市场活力。
第三,竞争性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转型与改革重在改变增长主义倾向,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竞争性地方政府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改变,尽管在短期内仍然可以拉动GDP的较快增长,但会为中长期发展埋下更大的经济隐患和经济风险。应尽快形成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中央地方财税体制,改变总量导向的财税体制;把推动农地物权化改革作为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重点,赋予农民具有物权性质的土地使用权,使其在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可流通、可转让、可抵押,尽快让土地这个“第二财政”退出历史舞台;形成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制度约束。
据了解,2013新兴经济体经济政策论坛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与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合作,论坛邀请亚洲转型国家的政府官员和改革发展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探讨交流,给新兴经济体智库提供了一个共同应对挑战、相互借鉴、深化合作的高层平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