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中国动漫集团原监事会主席、文化学者徐世丕 中国网 孙世麒
中国网:
十八大报告中还提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其实两者并不是那么容易统一,比如演艺团体、电视台要自负盈亏,就得向“钱”看齐,因为要生存嘛,您觉得社会上的“三俗”问题是不是这些原因呢?
徐世丕:
我觉得这些年来一直都有,有人认为这是不是冲突很大。我觉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看起来是一对矛盾,它确实也有冲突,但它不是绝对对立的,它一定是可以统一的,其实矛盾论来讲,对立和统一它才是规律,事实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还是古今中外。就文化产品而言,叫好又叫座总是胜过了一些叫好但不叫座的文化产品。这是事实,叫好又叫座的产品才是我们整个中国文化生活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因为这是由社会主流文化需求所决定的,不能说整个社会大多数人一天喜欢看腐朽、低俗的东西,整个社会主流它不是这样的,因此,叫好又叫座才是文化生产,文化创造,文化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2011年,我们国家演艺领域的发展报告是我撰写的,其中有几个例子,2011年全国实行了企业核算制度的文艺团体,就是剧团、演艺团体,它包括国有的,也包括民营的,也包括社会上综合体制那种剧团,总共有4772个,其中民营剧团有3113个,占了65.3%。那么是不是按照大家来说,民营企业肯定只是追求经济效益,不追求社会效益?不是这样。很多民营剧团,比如说杨丽萍的剧团,陈佩斯的剧团,北京天创国际就是典型的民营剧团,他们的产品是叫好又叫座,全国实行了全国运作,他们不是按老的事业单位运作的剧团,2011年的利润总额达到12亿多,是2010年的2.2倍,一下子翻2.2倍,而且和2007年相比是它的10倍,所以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的艺术表演团体的概念,它其实是让剧团真正回归到文化市场、演出市场主体地位的努力。所以,改革应该是得到肯定的。
徐世丕:
如果走市场化肯定是只讲求经济效益,或者不讲究社会效益,事实上有很多作品,比如山西的《立秋》已经完成了600场,出国、出省,到处去演出,一个大型的话剧在中国的演艺史上是比较少见的,这几年当中能演那么多场。银川有一个原创舞剧《月上贺兰》,仅仅才一年演出380多场,月收入400万,演员收入增加了25%。上海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和杂技公司推出的《时空之旅》杂技演出,我去看过,很精彩,天天两场以上,现在他们的票房总收入已经超过2.5亿。这些作品你能说它的不讲究社会效益吗?肯定讲究社会效益。十八大报告里提出一句话,“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这是两段话,实际是一个概念,不能够把它分割了,我们只讲社会效益,后面不讲经济效益,那不对。要放在首位,同时要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这样的作品较好又叫座,才能走得远。好的作品没有经济效益,说白了消费者少了,看的人少了,影响面也小。所以真正发挥大的社会效益还是要讲究经济效益。
中国网:
让两者达到双赢。
徐世丕:
对。
中国网:
十八大报告中还提到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您认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是什么呢?
徐世丕:
我觉得增强文化的竞争力实际就是文化软实力的问题,文化软实力是我们这些年从国外引进的,那是约瑟夫·耐提出的,约瑟夫·耐这些年又对这个概念做了丰富,他特别强调软实力和硬实力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软实力是通过吸引,而不是通过强制,也不是通过诱惑,所以说你的文化产品,包括文化软实力,你要提升竞争力首先要改善你的文化生产,文化创造的质量意识,而且在理念上我们要体现先进性,包括对于人类社会的一些共同价值观的认同。
中国网:
找到普世价值?
徐世丕:
我们不能够打上过去很多年文化产品的标签,给自己打上特别浓的意识形态的印记,这样就让接受者产生一种心理障碍,因为我们文化产品走出去面对全社会,对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层面的需求、价值观不一样,这种情况下要让更多的人接受,让你的产品具有竞争力,不仅是精神产品的先进性,而且也要体现艺术层面的先进性。我们的产品“走出去”在国外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作品在国外非常受欢迎,相反我们电影走出去的角度这些年虽然有很大的突破,但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有时候只是从我们的爱好出发,没有考虑受众的爱好。我觉得文化生产必须考虑接受者的爱好,这样生产出来的东西才能够对路,叫好又叫座一定是个客观的标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者不可缺,都非常重要的。
中国网:
十八大报告中还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关于核心价值的问题前两年我们就有很多的讨论,您怎么理解十八大报告中“核心价值”的阐述?
徐世丕:
核心价值问题这两年大家都非常关注,特别是很多社会现实,前些年报道了很多事件,比如“小悦悦事件”大家都记忆犹新,为什么我们的社会是这样子呢?很多传统道德的东西得不到弘扬呢?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系价值提到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其实这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紧迫性的,但我们特别欣喜的是这些年来我们其实变化非常大,大家看“感动中国”,那些在基层默默无私做着奉献的先进人物,他们没有为了自己图什么,一生都在做着默默的贡献,但过去我们对他们宣传得太少,我们想的是谁更有钱,谁怎么挥霍,这些障碍影响了大家的观念,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非常重要。
徐世丕:
共同的理念价值非常重要,我们先进文化的影响非常重要,传统文化当中要发挥和弘扬它的精华非常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些年来大家都特别关心,十八大报告当中提到前面我说的24个字,这24个字从三个层面谈了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那三个层面一是国家层面,它是很重要的。国家层面对于核心价值体系有一些什么要求呢?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四个词,我们国家要富强,要文明,要民主,要和谐,从公民、社会的角度倡导社会自由、平等、公正、法制,这都是和大家息息相关的。从公民个人的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实都是对现在现实生活当中非常具有针对性的,某种程度上我们在这方面有缺失,还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一定是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起来大家全部变得高尚,这不可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道德体系,基本道德规范,价值观等等都受各方面影响。所以,十八大再次把这个问题放到整个文化建设第一重要的地位,非常值得我们深思,而且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每个人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果我们真的这么做了,一步步,这个社会会变得更好。
中国网: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会成为中国发展新的增长点,由于时间关系,在节目的最后,您是不是给我们广大网友分析一下这个新的增长点发展动力在哪儿?它的发展趋势如何?
徐世丕:
我觉得文化产业在未来八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会取得非常重要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前面十六大以来这十年已经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我们的文化产业在各个层面取得的成绩非常突出。这里有一些数据可以看出我们文化产业取得的成绩。电影2011年达到了131亿(票房收入),有时候我们在发布文化产业数据的时候只是说到电影、影视和出版,没有说演艺,其实演艺这块值得关注。2011年的演艺产业我们总共6000多个剧团,其中民营占了大多数,这6000多个剧团在经过转企改制以后,创造的整个2011年的产值是152亿,实际超过了电影,其中纯粹舞台演出获得52亿。通过这方面能够看出文化产业发展非常快。
现在大家到很多地方可以看到实景演出,尤其是4A级以上的国家经典基本都有实景演出,实景演出实际是演艺事业里的新业态,一次性投入以后可以持续地发展,因为这个景点的游客除了某些特殊的场合,比如自然环境、天气会有短暂的停止,其他都会持续地发展,和舞台比较,它应该是个新业态。所以文化产业这一块应该说随着整个经济的发展,到2020年我们经济在翻一番,人均收入翻一番的情况下,文化发展是它最大的动力。因为它有了市场需求,有了市场需求,那么文化生产、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都会获得一个强大的动力。有需求才会有动力,没有需求生产出来干吗?那就是浪费了,所以首先是经济发展,再是文化发展,文化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是人们文化消费需求多元化了,分众化了。
徐世丕:
所谓分众化,就是这部分人喜欢看这个,比如北京的小剧场话剧很多,在全国也是最多,也是最早发展起来的。迄今为止小剧场戏剧它靠的是分众的,就是年轻人特别多,年龄的白领非常多,他们都喜欢到小剧场看戏。还可以看到其他方面的需求,前些年的曲艺、传统戏曲已经很落寞了,甚至有人说它必然要消失了,但非遗以后,就是很多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又恢复起来了。我们国家有300多个剧组,有很多优秀的戏曲艺术只要走向国际是有市场的。
当然,需要我们加以变革,要考虑到接受者。你让它怎么接受,我们的艺术走到国外的,特别是演艺的,我特别关注这一块,走到国外是极其受欢迎的,比如北京天创国际,他们的《功夫传奇》在北京的红剧场演出,一年365天演出,不停,他们在美国又自己买下一个剧场,又在那儿驻场演出,所以不是没有需求,不是没有市场,而是看你的产品做得怎么样。所以整体来说,十八大报告对文化建设的关注,文化体制改革的关注一定会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个战略目标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建成小康社会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觉得在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一定会获得大踏步,跨越式的发展。
中国网:
非常感谢徐世丕作客今天中国网的演播室,也感谢您今天对十八大报告的精彩解读。今天中国网“易健特约之十八大访谈”节目到此就结束了,感谢各位网友的收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