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文化发展新观点解读/实录

2012年11月15日09:30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学者 转企改制 文化建设 新观点 文化生产力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文化整体 文化产业发展

中国动漫集团原监事会主席、文化学者徐世丕做客中国网   中国网 孙世麒

中国网:

十八大报告中也提出说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其实这就是满足我们人民群众的一个文化权益的问题,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我想是公共文化体制的建设,十七届十六全会中也强调说要把文化纳入到民生工程,这一思想在十八大报告中是不是有所体现呢?

徐世丕:

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实际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所决定的。首先,我们目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还处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总书记的报告里讲的,这个总依据我们时刻不能忘记,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的基本矛盾是什么呢?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和生产发展当中不协调的矛盾。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看得很清楚了,严格说起来,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我们对于经济建设是很重视的,也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但是文化在某些方面,由于历史和各个方面的原因,我们的底子比较薄,投入也比较少,人民生活首先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首先要吃饱穿暖,精神文明的需求现在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这些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就取得了很突出的成绩。随着一些重大的文化工程的落实,城乡基层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所以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它既是一个现实需求,也是未来更不断地增长,不断地扩大,不断地提升的一种要求。所以十八大报告把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这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年来,我们公共服务文化体系建设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前几天文化部的赵部长在和媒体见面的时候介绍了,他讲了这么几句话,我觉得这几句话都有例子。覆盖城乡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建设,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免费开放的网络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服务能力在明显地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这一系列的文化惠民工程都在扎实推进,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了基本的保障,我觉得这些话是讲的很全面的。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免费开放,去年我到过新疆,新疆昌吉州文化馆,我看到了非常热闹的情况,他们给我介绍,这个馆每天开放的时候都人满为患,老百姓的文化需求一下子释放出来,我觉得这方面我们还要做很多工作,确实是,很多地方由于过去投入不足,建设不足,其实满足不了,昌吉州(图书馆)大楼硬件和软件的服务还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因此,十八大特点强调,要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巩固和发展、完善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网:

我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单单是买个书,看个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维系它运转的一个好的体制,这涉及到深化体制改革的问题,您刚才也说了,在十八大报告中,您最关注的点就是文化体制的改革,我想问到底要怎么改?在十七届十六全会和十八大报告中有没有对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一个全方面的规划?有没有一个大的方针?

徐世丕:

其实从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到十八大报告,都对文化体制改革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十八大报告里有一句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我觉得这也是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十八大报告对文化体制改革的高度重视实际上预示着,十八大以后文化体制改革还要进一步深入,还要往需要改革的领域里延伸。

我们有这么几个方面,文化法制建设还任重道远,文化法制建设十年来我们取得了很多成绩,在很多领域里头,比如说文化保护,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文化产业,国家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有一些领域里国家的法制建设还要加强,比如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这些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就包括免费开放,如何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化、法制化,不要因为领导人一变,政策一变,很多文化惠民的制度就变化了。

徐世丕:

所以文化法制对公共服务文化体系这一块还需要加强,从国家层面来制定相关的法律,还有文化市场这一块也是这么多年来我们感觉到比较困惑的,文化市场是同乡文化产品的主渠道。我们经常看到隔一段时间就“扫黄打非”,为什么扫黄打非经过这么年还屡禁不止呢?因为国家没有统一对文化市场的法律有关,这非常重要。

这不是说相关的部门没有做努力,三十多年来,文化部成立了文化市场局以后,我了解到文化部做了很多工作,其他相关部门也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管理体制没有理顺,所以很多文化市场的管理法规至今还没有拿出来,不是说国家不重视。其实我知道,全国人大、国务院等相关部门都非常关注这方面的问题,但这个领域里头,真正要让它取得很大的进展,确实是我们下一步改革很重要的,比如新闻里头的改革,这也是大家很关注的。新闻里的改革包括现在新闻机构采取什么体制,用一种什么方式来运作,对传媒的管理等等,都需要从法制的角度进一步给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框架要制定起来。就像这些领域都是非常重要的。

徐世丕:

第二个领域,这些问题没有解决,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有关,特别是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这是大家所关注的,80、90年代有一个说法,上面“三国演义”,下面“八国联军”,这个说法不一定准确,但也形容了在文化领域方面,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层次重叠,效率低下的现实。我觉得这是这么多年现在改革取得的进展,比如文化市场的改革。尤其在省一级层面已经基本上执法队伍过去已经是多部门的执法队伍,就是各管各一摊,现在统一了,这是十年文化发展我们取得的重要进展,但这方面它还是涉及到管理体制。副省以下的,影视、广播、出版大部分已经合在一起,但在中央还是三个。按照十八大的要求,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体制是需要关注的,所以管理体制方面非常重要,这几个方面都涉及到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还有文化产业,对于民间资本如何参与,对于国有文化企业怎么管理,怎么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这都是需要研究的课题,都是改革当中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的问题。

中国网:

您刚才谈到文化产业,我们说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支柱产业之后,一些地方一窝蜂地想要打造的动漫基地,建造创意产业园等等,造成一种虚假的繁荣,您认为,导致对文化和文化产业简单化理解的根源在哪里呢?

徐世丕:

我觉得还是这些年来我们对文化的理解,文化的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有主观的原因,有客观的原因。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中央对于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来端正我们的思想、理清我们的思路,明确我们的发展方向,选择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方式,我觉得非常重要。

中国网:

政府应该怎么做才能把导向和扶持工作真正做到恰到好处,真正解放文化生产力呢?

徐世丕:

解决文化生产力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文化和艺术的发展生产力必须要进行文化体制改革,旧的文化体制为什么要改革?就是因为它束缚了文化创造、艺术创造、文化发展的动力。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和社会科学的创造其实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造,十八大报告里锦涛总书记讲了一句话,“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那么要增强这个活力就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的文化舞台”。电视台现在有好多,包括《中国好声音》这样一些,其实人民群众当中有很多有才华的文化和艺术的创造者,他们才是我们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源泉。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