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启示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解决现代化过程中的城乡、区域之间的不平衡,使中国的现代化走上工业化、城镇化、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道路,逐步解决共同富裕问题。
由于自然、社会、历史等原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区域之间发展长期存在较大差距。“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传统发展问题与现代发展问题相互碰头”,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说,作为一个后发追赶型现代化国家,中国比发达国家要面对更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好城乡、区域之间的关系,就有可能拉大发展的不平衡,甚至由此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工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城市化的过程。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城乡关系,是几乎所有国家都曾经或正在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孙业礼说,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能否由发展中大国逐步成长为现代化强国,从根本上取决于我们能不能用适合我国国情的方式,加快改变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正因如此,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九年的“一号文件”将主题锁定“三农”,统筹城乡发展,采取一些更直接的措施,扶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引导农民有序进城务工、安家落户,城乡二元结构大为改善,城镇化率从不到40%上升至50%以上。这十年,是我国农业农村发生历史性巨变、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是“三农”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
同时,十年间中央在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基础上,又先后提出并实施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形成了完整的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速连续4年超过东部地区,各区域发展向着更加协调均衡的方向不断迈进。
而城镇化战略是集城乡建设、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协调、综合实力提升、民生改善于一体的重大战略,是缩小落后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实际出发,中央提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经过努力,到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第一次超过50%,按照这一发展速度,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会达到60%,这意味着至少有一亿农民成为城市人。
“当前中国正处于人均GDP5000美元的爬坡阶段,能否有效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能否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加快农业现代化,减少农业人口,使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是关键。”郑新立认为,这将与实现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为主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为主的升级转型同样重要,关系到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