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节能减排成风气
也是在来德班前的最后一个周日,我带儿子去北京世纪城地下一层的“宝贝当家”玩,那是他非常喜欢的一个游戏,在那里孩子们可以扮演从医生、警察、消防员、牛奶检验员等多种角色。这次儿子的第一个角色就选中了垃圾处理站的工作人员,他和5个小朋友一起穿上印有“环保小卫士”的“工作服”,在长达半小时的时间里始终兴致勃勃地听工作人员讲解环保、垃圾分类知识,末了工作人员还考每个孩子能否将不同的垃圾正确地放到“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的垃圾箱里。回来的路上见到路边有人在燃烧飘落的树叶,儿子马上对我说:“不能焚烧树叶,那样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从小教孩子养成节能减排的好习惯,并不是从今天才开始。从我上小学直到大学,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在植树节前后去植树,上学16年至少栽下了16棵树。不过那时的口号不是今天时髦的“增加森林碳汇”,而是“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记得1983年的秋天,为了响应共青团中央关于捐献树种绿化西北的号召,放学后经常与同学结伴去田边采集紫穗槐的种子,一个秋天竟然采集了整整一口袋。今天中国近三分之一的森林覆盖面积都是人工林,可以说,每个中国人都为此做出过贡献。
近几年中国社会的节能减排意识越来越强。尽管有人批评其中不乏做秀的成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节能减排正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同。比如,我过去在国内出差,从来不带牙具、拖鞋,因为宾馆总是会为你准备一次性的盥洗用品;而现在不提供、或不免费提供牙具拖鞋的宾馆是越来越多了,自己也养成了出差自带洁具的习惯,即使宾馆提供一次性用品也很少使用了。
为了节省燃油,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竟然还大张旗鼓地向乘客宣传,建议他们乘飞机之前先去机场的卫生间方便一次。因为在飞机上少使用一次抽水马桶,飞机就可以少携带冲厕用水,从而达到节省燃油的效果。于是,不管乘坐的是哪家航空公司的飞机,上飞机之前去卫生间“减负”的习惯我是形成了。
就连我供职的杂志社,也效仿政府部门的做法,要求办公室夏天的空调温度不能低于26度。每天晚上,大楼里的管理员都会很负责任地检查每个房间的电源是否都关闭了,一旦发现,他就会打开走廊里的配电箱,将电源切断。一旦早上我打不开电脑了,我首先想的就是,昨天又是谁没有关灯、关空调了?然后去走廊打开配电箱、推上电源开关。(今日中国杂志社记者李五洲发自南非德班 中国外文局德班气候会议报道组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