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资源丰富的上海是怎样推动新一轮医疗资源布局大调整的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仇逸
上海,每年1.5亿门急诊量,全国医疗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基本医保全覆盖,它的医改步伐全国瞩目。
3年前,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卫生系统管办分开的实践,到如今,仍是全国唯一的探索管办分开的省区市。上海投入大笔资金推广收支两条线、药品零差率等改革举措……在医改方面屡出新招。
今年2月,上海卫生工作会议提出,上海的医改目标既要基于国家目标,也要高于国家目标,要在体制机制上有所进步;在满足市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需求外还要关注高端医疗,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需求,积极服务全国,争取早日建成亚洲医学中心城市。
这些年来,《瞭望》新闻周刊追踪采访了解到,上海试图通过医改走出过度市场化带来的误区;经历艰苦的摸索和转变,上海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站在了新医改的起跑线上。
医疗联合体呼之欲出
医改方案出台后,上海市卫生局迅速表示,将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医改方案,建立健全覆盖全体市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确保卫生服务能力和市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提高。
根据国家医改方案总体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近期上海将推出一系列举措——
打造“1560”就医圈,使广大市民在15分钟内可到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0分钟内可到达三级医院,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不断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力度,在全市探索建立若干个医疗联合体,医疗联合体以区域为基础,纵向整合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卫生资源,通过医保预付、学科人员的纵向整合,全面提升区级医院及社区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强化双向转诊制度;
建立完善的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全科医师、乡村医生和院前急救人员培养体系,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三级医院的医生,特别是住院医生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培养,在全市统一的平台上集中化培训,不断增强医生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水平,让常见病、慢性病的患者更加放心地到邻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区级医院就诊;
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覆盖户籍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上海将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本市基本药物补充目录。实施基于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工程,计划通过3~5年时间,建成覆盖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网络和信息共享平台,届时各医院的检查可以通过网络传输,患者在一家医院检查后,全市各医院都认可。
目前,上海市发改、卫生、财政、医保等部门已开展上海医改的有关调研。方案初步形成后,还将广泛听取市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卫生部门有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社科院等单位已经分别签署协议,参与“上海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研究”,各单位将于本月底前各提交一份在1万字以内的主题报告。
农村和社区成为投入重点
经过多年发展,上海城市的卫生规划和卫生资源的布局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但是薄弱环节也很明显。医疗资源特别是三级医疗资源的城乡布局差别很大,现有大多数的三级医疗机构都分布在市区的60平方公里之内,优质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城乡差异巨大。全市30余家三级医院中有年营业额近20亿元的“航空母舰”级医院,不少临床医学中心的实力均在全国首屈一指,相比之下,全市的社区和二级医疗机构处在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
与此相对应的是,医疗资源丰富的上海存在着两个突出的看病难题,一是城郊农村地区居民的就医问题;二是看好专家难、住大医院难,为了挂一个知名专家号,有时候病人或家属彻夜排队、或求助于“黄牛”,甚至出现过在医院门口搭帐篷、放躺椅等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上海有关部门加大对社区和农村的投入和建设力度,以此带动全市的医疗服务体系进行深层次的调整。坚持政府主导,上海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家也没有被转让和出卖。通过不断调整和充实力量,截至2008年,上海211个街道镇共设置23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760个村卫生室,实现了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