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连续3月趋热 中国进经济转阵痛期 08年央行货币政策操作预测 -王岐山不再担任北京市市长 郭金龙任北京市委副书记(图/简历) -社保基金所现问题绝大部分已整改 上海将制定社保基金监督条例 -中投尚无大规模对外投资计划 投资战略详解 每天至少需盈利3亿 -人事部:公务员面试题每天一换 力保公平公正 12月9日进行笔试 -防明显通胀成为明年宏观调控首要任务之一 -大盘放量上涨重回5000点 机构酝酿抄底关注四板块 建议建仓名单 -2007年中国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万 因病死2万 评估报告全文 -新企业所得税法获通过 居民企业持流通股超两年或免税 股市利好 -沙特将中国纳入石油链:先满足中国 俄输华天然气价将大幅涨价?
口岸艾滋病防治管理办法(全文)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1 月 30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

第 96 号

《口岸艾滋病防治管理办法》已经2007年5月3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

局 长  李长江

二〇〇七年六月二十八日

口岸艾滋病防治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国境口岸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保障人体健康和口岸公共卫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和《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口岸艾滋病的检疫、监测、疫情报告及控制、宣传教育等工作。

第三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口岸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负责制定口岸艾滋病预防控制总体规划,对全国口岸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

第四条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制定所辖口岸区域艾滋病预防控制的工作计划,对口岸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实施检疫、监测、疫情报告及控制、开展宣传教育。

第五条 检验检疫机构应当配合当地政府做好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与地方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安机关、边防检查机关等建立协作机制,将口岸监控艾滋病的措施与地方的预防控制行动计划接轨,共同做好口岸艾滋病预防控制及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监控工作。

第六条 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在出入境口岸加强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对入出境人员有针对性地提供艾滋病防治的咨询和指导,并设立咨询电话,向社会公布。

第二章 口岸检疫

第七条 检验检疫机构应当加强对入出境人员以及入出境微生物、人体组织、生物制品、血液及其制品等物品(以下简称特殊物品)的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八条 患有艾滋病或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入出境人员,在入境时应当向检验检疫机构申报,检验检疫机构应当确认申报内容的真实性,并对其进行健康咨询,同时应当通知其目的地的检验检疫机构及疾病预防控制部门。

第九条 在境外居住1年以上的中国公民,入境时应当到检验检疫机构设立的口岸艾滋病监测点进行健康检查或者领取艾滋病检测申请单,1个月内到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或者县级以上的医院进行健康体检。

第十条 申请出境1年以上的中国公民以及在国际通航的交通工具上工作的中国籍员工,应当持有检验检疫机构或者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含艾滋病检测结果的有效健康检查证明。

第十一条 申请来华居留的境外人员,应当到检验检疫机构进行健康体检,凭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含艾滋病检测结果的有效健康检查证明到公安机关办理居留手续。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中国超半数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是经性传播感染的
中国现存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 约70万(图)
专家解读中国艾滋病评估报告 两大变化值得关注
中国艾滋病感染者中20岁至39岁人群占70%
《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年)》(全文)
卫生部就艾滋病防治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直播实录]
《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年)》发布
中国艾滋病疫情总体低流行 特定人群和局部高流行
图片新闻:
中国第二期战略油储基地完成选址 甘肃兰州和新疆鄯善进入名单
国家环保总局:不建污水处理厂省领导要离职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2008年公务员考试资讯大全/ 考研资讯大全
· 中国“嫦娥一号”探月
· 中国减灾救灾行动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农业投资政策及项目
·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报告2007蓝皮书
· 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