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担当生命之重--关注港城大学生心理健康
近段时间,“心理宣泄室”成为山东工商学院学生的一个热话题。这似乎是个充斥着暴力和愤怒的地方,但不少大学生却来这里缓解压力和焦虑。 “心理宣泄室”到底为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怎样的空间?这种积极探索,能否根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了“心理宣泄室”,走近了需要心理宣泄的这一群体。
-探访
隐秘房间里的阳光提醒
这间心理宣泄室坐落在山东工商学院综合楼的最顶层,从9月份新学期开始向学生开放。学生们可以单独进入,也可以选择有辅导教师陪同。
陪同记者一起进入心理宣泄室的,是山东工商学院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辅导教师孟老师。孟老师告诉记者,心里宣泄室从今年6月份开始筹建,“学校专门从上海购买了整套设备,并进行了符合相关要求的装修。”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是一间近30平米的小房间,米色调的软包墙让整个房间的格调优雅而平和,天蓝色的地毯更加让到访者感到安宁和静谧。心理宣泄室的窗外,便是高远的天空和隐隐青山。在房间中央,矗立着两个近2米高的“宣泄人”。它们神情各异,双臂张开。记者用力锤了一拳,“宣泄人”只是微微晃动了几下。孟老师笑着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玄机:“宣泄人”是底部注水,上部充气,因底座沉重,无论怎样击打都不会倒地,并且能够自动站起,便如同“不倒翁”,“要把它打得东倒西歪都很费力”。
在心理咨询中心值班的何冬(化名)同学拿起旁边的“宣泄棒”给记者示范,只见他猛地向“宣泄人”抡了几棒,房间里便发出“嘭!嘭!嘭”的几声响。对面悬挂的沙袋,也可以让到访者尽情击打。为了保护来访者的手部安全,还配备了专业的拳击手套。房间内还放置了很多橡皮球、毛绒玩具、涂鸦版等小道具,到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玩耍。“几乎每天都会有同学过来‘玩’,多的时候每天有十几个人。”何东说。
“宣泄室其实并不神秘,它只是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隐蔽的个人空间。”孟老师表示,“同学们过来放松放松,排遣内心的阴郁和不快。有的同学内心感到压抑,想一个人静静时,也会选择来这里呆一会儿。或坐在地毯上看看书,或者休息一会儿,会感觉很放松。”
与心理宣泄室相隔不远的,是沙盘游戏室。来访学生可以用各种沙具在沙盘上摆出自己想象中的图画,辅导老师通过守护、支持及引导,发现来访者的问题并给予相应帮助。
据孟老师介绍,发泄焦虑紧张情绪之后,重要的是能重新审视自己,充满信心地面对现实。与心理宣泄室、沙盘游戏室仅一墙之隔的,是个别咨询室、朋辈咨询室、心理阅览室等房间。来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疏导心理困惑。
-调查
7%新生存在心理不适
“大学校园是多种文化磨砺碰撞的地方,”孟老师告诉记者,“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较强自尊心的群体,自踏进大学校门起,便承载了很多压力。他们的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一方面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一面,另一方面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困扰、担忧甚至焦虑。”根据心理咨询中心的调查结果,七成的来访大学生心理问题集中在人际关系和情感两个领域。就业的压力同样给在校大学生造成了不小的困扰。“有的学生初次就业失败后就陷入自卑和绝望的情绪中难以自拔,低年级的学生则容易受这种情绪影响,长期处于焦躁不安的状态,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设立心理宣泄室,就是希望同学们在暂时得到宣泄放松的同时,也能学会承受和面对。”据孟老师介绍,从2004年开始,“心理健康宣传月”成为校方每年秋季开学例行的活动,这段时间也是她和同事们最忙碌的时候。
前不久,山东工商学院专门针对大一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大概有7%左右的新生存在相对明显的心理不适应,主要表现为对大学生活、学习的不适应。这些学生成为心理咨询中心和辅导员重点关注和引导的对象。为让新入学的大学生保持良好心态,适应角色变化,学校对大一年级新生进行了团体讲座培训。“重要的是让同学们树立起这样一种意识:心理咨询无需遮掩和回避,应该正视问题,勇敢面对。”除了专兼职的7名辅导教师外,学校还有400多名被称为“阳光天使”的学生参与心理咨询活动,他们经过一定的培训后,主要在同学们当中开展朋辈咨询工作。 “最令我们欣慰的是,学生们越来越能够主动地袒露自己的问题,试图解决隐秘在内心世界的问题。” 孟老师表示,“毕竟能够正视,就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追问
外力能否根治心理压力
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正愈来愈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港城各高校均建立了自己的心理咨询机构,为在校学生开展包括学习、人际交往、婚恋、职业规划等各方面的指导和咨询。
山东工商学院首设“心理宣泄室”,在缓解学生压力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也引发了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多方讨论。比如,开设心理宣泄室,会不会滋生学生暴力倾向?依靠外力能否根治大学生内心压力?
据孟老师介绍,心理宣泄并不仅指发泄,也意味着放松,宣泄室不仅有“暴力”的一面,也有温馨的一面,它的重要作用在于缓解紧张、愤怒的情绪,但不一定非“暴力”不可,有很多学生来此仅仅是为了在这样一个安全的空间里整理自己的心情。“当然,对此我们也采取了相应措施,如提醒、告诫来访者在情绪稳定后还应做心理辅导,以避免出现负面影响。”但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孟老师呼吁,“大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心理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走出阴影,健康快乐地生活。”
分析眼下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居高不下的原因,该校心理辅导教师隋丽丽认为,大学生成为心理健康的高危人群,与其所处年龄阶段、成长经历及环境变化密不可分。很多心理问题都是由于进入大学的角色转换引起,不少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家独立生活。大学校园多元宽松的环境为他们提供了广阔成长空间的同时,也使很多大学生面对学业、感情、就业等多个问题陷入迷茫、焦虑甚至走向迷茫和偏激。
随着一些相关事件的报道,社会对大学生的群体心理状态存在部分误读。隋丽丽表示,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的走高,并不代表这个群体的整体脆弱。大学生正处于自我确认时期,他们对未来抱有美好的憧憬和向往,而现实中的种种客观因素常常阻挠“理想自我”的实现。学业、事业、感情的压力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错位,产生心理问题。整个社会应该给予大学生理解和宽容,帮助他们形成独立健康性格和人生观。(记者 高伟 通讯员 陈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