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业变“高危”行业 谁“逼死”了基金经理?

2011年01月26日16:5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基金公司 基金品种 基金净值 基金人士 基金专户理财 基金行业 基金业绩 基金发行 基金产品 基金市场

“肉体苦,精神更苦”

和肉体上的高强度工作相比,对基金人而言,精神上的压力更难承担。

广州某著名大学的一位博士毕业后,因为业绩好、能力强,而快速成长为广州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尽管履历为人所称羡,但三十多岁就满头华发不得不让人唏嘘不已。而同城的另一家基金公司,多数男性基金经理和研究员们则以集体谢顶闻名业内。

头发问题只是一个表征,员工的健康问题,是不少基金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要事。安排年度体检、组织旅游体育活动、甚至组织学习太极拳、瑜珈等等,帮助员工解压,不过效果恐怕是“杯水车薪”。

“大学毕业之后,我当时最幸福的想法,以后再也不用考试了,但没想到当了基金经理之后,每年、每季度、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在考试”,一位基金经理向记者无奈地表示,业绩排名的潜在压力太大了。

“公司组织出国学习,每天晚上4点钟还要爬起来看盘,中国股市波动大,几天不看就是另一个样子”,上述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2008年大熊市的时候一度神经衰弱,“你想,管着几十个亿,每天亏掉几个亿,怎么睡得着觉?”

现行的中国公募基金业,盈利模式为收取固定管理费,而基金品种同质化严重,这种背景下,做高排名博取眼球、然后快速发行产品做大规模,成为行业通行之道,而媒体和渠道和民众也惟排名是从。尽管监管部门和基金公司一直在宣传长期投资的理念,但是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基金人对于排名的追逐从未降温过。

每到岁末年初,基金业绩的排名都是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而胜出者的回报是惊人的。以华商基金为例,旗下华商盛世夺得了年度股基冠军,而同期资产管理规模133.84亿元井喷到了417.28亿元。

著名基金评论人士赵迪表示,“谁都不想看到类似悲剧的发生,但是市场对投资收益的要求最终都会转化到对基金经理的业绩考核,高薪的同时要承受巨大压力”。

排名压力之下,不少公司试行了末位淘汰制。去年3月,一位毕业不久的北大高材生,因业绩考核不达标,被大成基金解聘两天后,在居所用跳楼的方式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令人惋惜不已。

投研人员的压力来自于业绩排名,而基金销售部门的压力则来自于市场规模。每年年底在业绩排名之后,各大基金公司的规模排名也是业内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同期发行的基金,彼此之间的高下也常在攀比。

除了同行的竞争,内部竞争也很激烈。“我们负责的片区年初在公司份额占比为20%,今年我们片区的总销售规模即使再好,如果到年终在公司内部比例下滑,也要影响年终考核”,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广州分公司老总向记者透露。

“基金从业人员大部分素质很高,做事很认真,不仅仅是投研部门,其他像市场部门压力也很大”,银河证券基金研究总监王群航告诉记者,基金行业里人才济济,“你不努力就不可能战胜对手”。

“能进入这个行业的人,大多是从小考试拼出来的,面对工作上的竞争和压力肯定也会玩命上,久而久之身体就垮了”,祝斌向记者透露,最近同行们的早逝让同事们一直在反思。

中山大学EMBA教授、广东欧博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曾伟向本报记者分析称,并不是工作量大以及劳累导致悲剧的发生,而是由于日积月累的心理压力,“过多看重最后的结果,而不是对工作有发自内心的喜欢,压力和痛苦自然会产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