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加息“靴子”落地却没能为A股带来厚礼,周一市场冲高回落,失守2800点。前八次加息后的首个交易日,A股均以“涨”声回应。历史的改写令跨年行情扑朔迷离,也加剧了投资者的困惑——究竟捂股等待“红包”,还是离场静观其变?
“靴子”落地 让股市飞?
□本报记者 龙跃
沪综指围绕2800点盘盘走走近30个交易日,投资者将大盘欲振乏力的原因归结为,加息靴子未落地引发市场谨慎情绪。于是,随着上周末加息预期兑现,有投资者喊出了“让股市飞”的响亮口号。只不过,从本周一的市场看,加息靴子确实落地了,股市却没有飞起来。
由于预期本次加息后,央行在春节前不会再进行加息,市场担忧情绪在本周一早盘明显缓解。从盘面看,在煤炭、地产股领衔下,资金的做多情绪还是很亢奋的,沪综指盘中一度有收复2900点的欲望。但是,上午11点过后,情况急转直下,大盘开始持续震荡下行,不仅上周跌幅较大的小盘股、消费股继续破位调整,上午一度强势的周期股也开始冲高回落。截至收盘,沪深股指都出现了2%左右的下跌。
市场如此表现,确实让投资者大跌眼镜。因为从历史经验看,在每一轮加息周期的初期,每当加息预期兑现,股市都会出现或强或弱的上涨,“加息初期,股市必涨”也几乎被作为经典投资理论被人们铭记。但是,上述投资经验放在现阶段,恐怕是十分错误的。原因就在于,目前的经济增速和通胀增速处于非常不匹配的状态。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历史。2007年,当中国经济刚开始进入加息周期的时候,每一次加息实际上对应的都是投资者对宏观经济高增长的进一步确认。从通胀的角度来理解,就是2007年的通胀走高是由需求过热推动的。因而那时候的加息,特别是初期的几次加息,虽然也传递出了政策紧缩的信号,但更强化的是经济高增长以及流动性过度充沛的短期事实。
回到现阶段,中国经济刚刚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后实现企稳,很多经济指标,如工业增加值增速尚未摆脱同比回落趋势。但是在经济没有过热的时候,通胀水平却已经因为天气、货币、劳动力成本等因素而高高在上。或者说,本轮通胀并不具备典型的需求拉动特征。既然经济未过热,针对通胀的加息就很难带来积极预期。
审视目前的A股市场,加息在难以带来积极预期的同时,会加重投资者业已存在的对流动性紧张的担忧情绪。截至12月27日,3个月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攀升至4.5641%,市场利率已经达到2008年初的水平。虽然资金利率大幅攀升或有季节性因素的作用,但从上升的幅度和速度看,主要体现的仍应是资金紧张的状况。
靴子落地,未能带来积极预期,是股市飞不起来的第一个原因。而第二个原因可能在于,投资者根本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只靴子会落下来,这是因为,2011年的通胀走势包含了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从美国经济看,在EQ2之后,不少指标都显示美国经济在超预期复苏,作为全球经济的火车头,如果美国经济超预期复苏,势必会带动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涨,即便美元会由于美国经济复苏而出现适度升值。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大宗商品价格和美元之间的负相关性已经大为降低。这意味着,一旦美国经济超预期复苏,中国经济将面临较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
而从中国经济内部看,2011年我们将面临诸如劳动力成本趋势性上升、极端自然天气、猪周期、工业价格传导等一系列诱发通胀进一步走高的因素。试问,在如此严峻的防通胀形势面前,“有形之手”会放松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今年以来的两次小幅加息显然起不到稳定市场预期的作用。
在通胀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市场出现系统性机会的概率无疑是非常小的。当然,经历了昨日下跌的情绪释放后,短期市场可能会出于对一季度信贷投放高峰的憧憬而出现反弹,但是,“让股市飞”不如换成“让股市飞一会儿”更贴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