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跑马圈地 基金公司差异化发展计划纷纷夭折

2010年09月20日10:48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基金行业 基金持有人 基金发行 基金营销 基金份额 基金产品 差异化 基金销售 合资基金公司 股票型基金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

穷则思变迎接“青春期”

在过去的12年的初级发展阶段,基金业同质化发展一直客观存在,或者说这是市场发展成熟度的必然阶段。虽然不时被诟病,但矛盾从未如此尖锐。

“每每遭遇一次困难,行业不免又重新反思差异化生存的路子,然而谁也不愿意主动把自己关在所谓‘细分市场’的圈圈里。毕竟,先行者更需要勇气和实力。”一位行业评级机构的资深分析师表示。

勇气往往来自于压力。

来自渠道的压力在今年显得尤为突出,据业内较为达成共识的传言,除了申购、认购费和一部分赎回费全部归银行外,部分基金公司计提的管理费最高有60%也通过“客户维护费”的方式进入了银行的口袋。在3·15基金销售“一次性奖励”被严厉禁止的背后,基金公司的渠道费用支出实际上可能更高。同时,在多通道审批打开后,银行营销压力增大,客观上也将一系列压力传到至基金公司。

屋漏偏逢连夜雨。“节流”无路可走,就连“开源”也难上加难。

今年以来的市场环境客观上没有给整个行业回避讨论同质化竞争的机会,下跌市偏股型基金首募规模落入个位数。4月以来至6月30日,沪深300指数大跌36%,直至在基金半年报时竟然仅有一只基金实现正收益。虽然经过7月份的短暂攀升,但市场仍然令投资者望而却步,基金“好做不好卖”的怪圈再次出现。

在2007年基金发行屡屡需要配售的火爆抢购时代,客观市场环境造就了不少基金公司管理资产规模翻番甚至更高的传奇,然而目前的市场环境不仅让基金公司烦忧,最大的渠道——银行也很是挠头。

“今年4月及其6月时整个渠道面临最大困难的时期,客户对损失的反馈令我们很难办,我们不得不绞尽脑汁,在弱市中推出了债基和股基相配合的‘绝对回报组合’。”周末在京召开的一次基金营销拓展研讨会上,一位今年偏股型基金销售量排名第一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基金营销负责人表示。

而有如此幸运的银行并不多,一家国有大行个人金融部负责人透露:“和基金公司普遍交流后发现,大家都想做创新,都不愿意落在后面。但是,国内基金的第一代产品线已经布局完成,在没有市场支持,同时产品又缺乏创新时,投资者对新基金接受程度并不高。”

同时,在经历了前12年的高速成长期后,国内基金持有人的份额几乎稳定。“整个行业需要充分竞争,接下来的时期应该是基金行业消化的过程,因为过去的规模扩张有些透支了当下的市场份额。”国金证券研究所总经理张剑辉表示。

“基金面临了尴尬‘增长=赎回’的现状,就是某只基金增加的持有人份额可能就是从别家抢来的。”上海一家合资基金公司市场部总经理助理表示。

据银河证券半年度行业统计报告显示,2007年底基金份额规模为22330.30亿份,2008年底为25740.31亿份,而2009年底时该数据为24534.94亿份,与之前9年国内市场基金份额的高速扩张不可同日而语。

至此,目前基金行业的生长环境迫切需要第二次制度创新和变革,沉重的压力不得不挑起基金公司反抗的神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