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经过12年的跑马圈地,中国大部分基金公司业已收获了丰盛的第一桶金。然而,规模导向的粗放式经营客观上让国内出现众多“全能型”基金公司的同时,也将个性和特色渐渐逼向绝路,基金公司差异化发展计划纷纷夭折。在目前的渠道、市场以及基金业自身发展的层层重压下,基金公司开始重新反思精耕细作、细分市场的可行性。那么,基金公司差异化生存路在何方?基金业能否实现自身进化、完成突围?我们相信,常态化竞争中有勇亦有谋者方得新的领地。
不甘落后争做“大而全”
“全能”意味着更大的市场份额,意味着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在过去的12年中,不论大公司抑或小公司,都抱着“先布产品线”,“即使不大也不能不全”这么一种理解来谋发展。
时至今日,国内基金基本上完成了第一代产品线的布局,从目前最基本的产品线布局来看,公司基本走的是先股票、混合基金,后债券基金,而后货币基金的路子。据统计,目前国内共计有45只(A、B算一只)货币型基金,以平均每家一只计算,即仅有16家基金公司未完成所有大类的产品线布局。
同时,在完成了基本线的布局后,基金便会着手向纵向和横向延伸,所谓“价值、成长、大盘、小盘、全市场”及“行业、央企、民企”等各类名目的股票型基金不绝于耳。而债券型基金也出现类似“纯债、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及“信用债、可转债”等各种细分。
除了做“全能”,几乎所有公司都更愿意在“首发规模”上下工夫。经过12年的发展,国内基金管理的资产净值从107亿元左右壮大至2.1万亿,2007年最高时达3.2万亿。
据了解,国内基金发行时为了充规模、赚面子,通常会找“帮忙资金”撑场,希望达到首发规模“上纲上线”的成效。
“国内一些小公司完全属于‘三无公司’,即无业绩、无品牌、无资源,所以持续营销对他们来说非常困难,发行新产品仍是他们目前扩大规模的主要手段。”北京一家“老十家”基金公司产品研发中心博士分析。“资源和财力的制约必然造就中小公司更容易盲目扩张,产品同质化也越发严重。”
奇怪的是,历史竟然在今年并不令人满意的市场行情中重演。
由于基金审批五通道同时打开,基金公司重新展开了一场争抢上线的好戏。“可以说通道的打开将压力从基金审批环节转移到了渠道,基金公司获得一纸批文并不难了,但发行环节将步履维艰。”业内一家基金公司高层曾如是说。业内人士猜测,原本为了鼓励创新和扶植中小基金公司发展,监管层放开了多通道的基金审批渠道。然而,为了不在竞争中被落下,多数公司加速了新基金的申报力度,“重首发不重持续营销”仍是无奈的现实。
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中国基金业在走完了无忧无虑的12年童年后,迎来了变化、反抗和负重的青春期。不论从市场环境、渠道压力抑或同业竞争的角度来看,基金业寻求差异化路线都成为当务之急;而从资本市场深度的发展、基金自身发展促动及投资者需求的延展,这条路又具备走下去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