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积A股
中行调研团队认为,当前流入的热钱主要来源于国际金融机构而非个人,而他们显然不甘于仅仅有10%左右的汇兑收益,让资金趴在储蓄账户上,而更钟情于资本市场。
支撑其资金来源的判断,来自对东南亚整个市场资本流入的检测。
石磊认为,由于国际投资者常常将亚洲新兴市场整体考虑而制订投资策略,因此,考察亚洲其它国家的资本流入情况,能为中国热钱的流动情况提供参考。
就东南亚来看,资金在2007年底出现流出迹象后,2008年重新开始流入。台湾地区、泰国、中国等成为资金的主要流入地。特别是4月份以来,东南亚境外股权投资的大量涌入,与中国外汇储备异常增长非常一致。
石磊认为,有理由相信4月份以来我国外储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有国际金融机构背景的热钱涌入。
而这些汹涌进入的热钱,在2007年之后,开始从楼市转战A股。
研究发现,比较非贸易外汇储备增加额与沪深300指数月环比变化的4个月移动平均曲线可以看出,非贸易外汇储备的增加与沪深300指数在趋势上有惊人的一致性。从短期波动来看,2006年时非贸易外汇储备与沪深300指数同步变化,而2007年起呈现出非贸易外汇储备变化提前沪深300指数2-3个月。
石磊认为,这一现象表明,2006年时,境内股市的高收益率吸引了境外资金的涌入,而2007年境外资金掌握了主动权,境内股市随境外资金出入的变化而变化。
但是,2008年这一关系被戏剧性地打破了。沪深300指数在2月份的走势与非贸易外汇储备的增长开始出现背离。
石磊认为,这种背离可能有多种原因。
其一是,外储出现了反常的高位增长。这主要是由于境内美元加快结汇造成非贸易外汇储备加速增长,以及外汇贷款变相结汇造成。
其二是,从股指的下跌来说,一方面因为估值水平已经较高,另一方面是基金分红等季节性因素造成的。
但综合来看,他认为,非贸易外汇储备增长与沪深300指数方向的暂时分离,可能意味着新进入境内的热钱还处于潜伏状态,并正处在逐步对人民币资产建仓的过程之中。
从另一个数据模型看,对这一判断有了佐证。
中行研究团队在考察了2000年以来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主要交易所股指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相关性之后发现,上证综指长期以来保持与标准普尔500指数低相关性,远低于其它三国股指与美股的相关性,而它们的高相关性主要是因为市场的主力投资者趋同。但是自2007年以来,代表中国股指与美国股指相关性的指标快速上升,2007年末至2008年初甚至上升到接近其它三国的高位。
石磊认为,这表明我国股市的主力投资者已经逐步转为外资背景的国际投资机构,并且证明了资本市场是热钱钟爱的市场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说:“我只是计算了热钱的规模,没有计算热钱的流向,但既然热钱是囤积在非生产领域,那就是股市和楼市,不过,现在的股市根据我以前的计算大约有20%是热钱,而这个可能现在并不是热钱的最重要的渠道。由于去年以来,国际收支项下居民经常转移的外汇增加很多,而同期居民净结汇也增加很多,居民的外汇储蓄与企业的外汇存款及银行的外汇净头寸都大幅度减少,这些说明,可能有相当部门存在了储蓄帐户中。”
石磊则认为,后期国际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会使得热钱的涌入略带犹豫,严厉的反通胀宏观调控也会使得热钱望而却步。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