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前三季度,各中、外资商业银行共销售1643只、2836款个人理财产品,销售总量近6000亿元人民币。
2007年,由于央行频繁加息,使得固定收益类的产品优势渐失,人民币理财产品中固定收益型产品越来越少,收益可预期的信托贷款型产品逐渐取代了固定收益型产品的功能。
当利率维持在高位或存在下降预期时,购买理财产品则以长期为佳,在较长的剩余期限内可以锁定高利率。
2007年是银行信托理财快速发展的一年,根据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07年9月末,全国共有6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了个人理财业务,2007年前三季度,各中、外资商业银行共销售1643只、2836款个人理财产品,销售总量近6000亿元人民币,2007年全年销售总量有望达到1万亿元。
去年:
浮动收益型产品比重大幅涨
去年,在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银行理财产品的类型也丰富了很多。以往,投资货币市场的固定收益型产品是主导产品,在所有产品中占比达60%以上,然而2007年,由于央行频繁加息,使得固定收益类的产品优势渐失,人民币理财产品中固定收益型产品越来越少,收益可预期的信托贷款型产品逐渐取代了固定收益型产品的功能。与此同时,随着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范围的放开,挂钩各种标的和直接或间接投资股市的浮动收益型产品越来越多。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提供的不完全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12月,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占比已经由年初的60%以上下降为12月的24.1%左右,与此同时,非保本类的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占比则由年初的8.3%上升为12月份的44.3%,保本类的浮动收益型产品(主要为挂钩型产品)占比则为31.6%左右,变化不大。在非保本类浮动收益型产品中,新股申购型产品的增长尤为突出,如今,商业银行每月都有20~30款的新股申购型产品发行。
新股申购型产品优势最大
从币种上看,整体上去年美元和港元理财产品收益率越来越低,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则水涨船高。年初时,6个月期美元固定收益型产品预期收益率在5.1%左右,而现在,同类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回落到4.8%左右,固定收益类的港元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也回落到3.5%左右。与此同时,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则随着央行的频繁加息而水涨船高,以收益可预期的信托贷款类产品为例,建设银行年初时推出的一年期产品收益率为3.45%,而年终时推出的产品收益率为4.59%,目前,有些股份制银行推出的信托贷款类产品收益率高达5%~6%。
从产品类型看,在所有理财产品中,去年人民币新股申购型产品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最为可观,不少近期到期的产品收益率达20%左右,如中信银行新年计划1号,去年12月24日到期时投资者的收益率达21.55%。招商银行第2期产品的收益率也有18.34%。挂钩型产品则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部分挂钩型产品取得了预期的收益率,但也有些产品收益率为零。而直接或间接投资股票市场的产品,产品收益与股票市场的波动紧密相连。
今年理财思路:
利率或见顶宜投中长期产品
宏观经济方面,今年可能会出现与去年不同的形势,一方面,美国已经进入连续降息周期,对人民币的加息步伐进行了牵制;另一方面,在去年全年物价指数较高的水平下,今年全年CPI涨幅有望回落。基于以上两个因素,不少经济学家预测,在继续加息2~3次后,人民币的加息步伐在第二、三季度或暂告一段落。这就是说,今年二、三季度,我国的利率有望短期见顶,随后有望进入维持不变或进入降息周期。
在此基本面下,投资者的理财思路应进行转换,在加息周期下,投资以短期为佳,但是当利率维持在高位或存在下降预期时,购买理财产品则以长期为佳,在较长的剩余期限内可以锁定高利率。具体而言,喜欢购买固定收益型产品的投资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尽量将产品期限拉长,由于目前市场缺少长期限的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本报记者建议该类投资者在第二、三季度配置部分5年期国债。
对于去年的明星产品新股申购型产品,虽然今年新股发行的力度可能减弱,而市场打新资金则有望继续走高,打新股的收益率可能会有所下降,但是政府引导企业直接融资的思路未变,股市继续扩容的方向不会变,新股申购型产品仍将具有一定的优势,根据民生银行的预期,2008年网上申购新股的年化收益率区间为10%~12%,网下申购新股的年化收益率区间为20%~25%。不过,由于收益率有所降低,投资者在挑选该类产品时,要特别比较产品条款,挑选银行方面业绩提取较低的产品。
要慎重对待的几类产品:
首先是外汇理财产品和QDII投资产品。去年全年人民币升值了6.88%,目前市场普遍预期央行的政策重点将转向汇率,今年人民币升值可能继续加速。在汇率大幅贬值而国内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又可能继续走高的情况下,外汇理财和境外投资很难取得高于境内人民币理财的收益。
其次是挂钩型产品,目前市场上的产品不断挂钩对象多样,而且挂钩方式也千差万别,此类产品虽然保证本金安全,但是要取得预期的最高收益率,却往往要符合较为严格的条件,如果投资者对产品结构没有充分的认识,则很容易被预期的高收益率诱导,因此在购买此类产品时,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弄清出产品收益的计算方法,以防产生误解。
此外便是股票和基金型产品,由于此类产品直接或间接投资股市,产品净值波动很大,如果投资者申购和赎回的时机把握不好,则很可能出现亏损,投资者在挑选该类理财产品时要特别慎重。(记者 方利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