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系统流动性紧张主因分析 会否重演

2014年03月28日09:1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银行 存款 利率 金融 货币 政策 市场

二、三大趋势性因素造成银行体系流动性长期承压

2014年春节过后,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状况好转,市场利率回落,但不能就此乐观推断银行体系已告别“钱荒”。本轮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发生在我国外汇形势变化、存款利率市场化自下而上加快推进和各经济部门需要“降杠杆”的大背景之下。这三大趋势性因素将使银行体系流动性长期承压。一旦短期和临时性因素与长期压力产生叠加,货币市场利率快速上升的“阵痛”会反复出现。

一是我国国际收支和人民币汇率趋于均衡水平以及美国超宽松货币政策正常化将使外汇占款持续低增长,流动性外部因素由“易松难紧”转向“易紧难松”。2011年四季度至2012年,我国长期持续大规模的国际顺差规模明显缩减,甚至总体出现小幅逆差,跨境资金由“单向流入”转为“有进有出”,人民币汇率由持续升值变为“有升有贬”,我国国际收支和人民币汇率出现趋于“平衡”和“均衡”的迹象。2013年,受美联储退出QE不明朗、不确定影响,市场预期出现摇摆,致使国际短期资本流向出现较大变化和波动。受此冲击,我国国际收支一度再现较大规模“双顺差”,人民币升值幅度也显著加大。但外汇形势的短期反复不会改变我国国际收支已形成平衡新格局和人民币汇率已趋于均衡新阶段的趋势。尤其是2013年底至2014年3月份,美联储已连续3次缩减购债规模,并可能在2015年开始加息。美联储QE的加快退出将使我国再次面临跨境资金流出和人民币贬值的双重压力。

二是存款替代性产品显著增多造成存款利率市场化事实加快,“金融脱媒”和“自下而上的存款利率市场化”将加剧商业银行与影子银行之以及商业银行内部的存款竞争,促使商业银行持续“加杠杆”,过度承担流动性风险。近年来,存款利率市场化已通过各类理财产品的迅猛发展而变相推进。商业银行先后遭遇信托理财产品和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围剿”,存款流失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低门槛、方便快捷”的特性使存款人在投资收益方面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互联网金融时代银行存款更易被分流和替代。根据国际经验,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会导致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存款竞争,存款竞争程度越激烈,银行过度风险承担问题越严重。“自下而上的存款利率市场化”压力将推动商业银行继续“加杠杆”,更多承担流动性风险。

三是从防控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考虑,经济需要“降杠杆”。近年来,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国有企业等缺乏利率弹性的部门资金需求旺盛,在政府加强房地产调控以及银监会加强平台贷款管控后,上述部门大量通过发行债券、银信理财合作等影子银行进行融资。不仅造成相关部门债务和杠杆水平过快上升,还使得社会资金“借短投长”的期限错配和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资金“挤出”等结构性问题进一步加剧。与正规银行体系相比,影子银行体系受监管少,行动隐蔽,缺乏政府信用担保与央行最终贷款人的保护。债务风险和影子银行风险相互交织使社会资金链条更为脆弱。

三、促进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尝试建立货币政策操作的利率目标

发行债券等市场化融资的增加使货币市场利率对社会资金价格的影响加大,传导也更为迅速。如果银行体系再现“钱荒”,货币市场利率持续维持高位,可能推动社会资金价格过快上升。为此,金融调控应从资金供给和需求方面加强调节和引导,促进市场利率平稳运行,既要维持中性的货币信用条件来控制经济主体的加杠杆意愿和成本,也要防止社会资金成本过度上升危害实体经济。

1.加强短期流动性调节,保证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在外汇占款投放由高增长变为微增长,甚至负增长的情况下,银行体系流动性状况更加依赖央行的管理,货币市场利率对央行意图的反应也更加敏感。货币当局需要通过密切监测跨境资金流动来把握外汇占款增长情况,根据银行体系短期流动性供求形势,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常规流动性调节工具维持市场流动性合理适度,加强与市场沟通和预期引导,保证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如果外汇占款增长过少甚或负增长,应及时适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以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稳定、充裕。在流动性出现异常波动时,灵活运用SLO和SLF工具实现有选择的“定向放松”,以防范流动性危机,维持市场平稳运行。

2.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加强金融监管与约束

在商业银行仍延续传统的资产负债结构与粗放型盈利模式,而国有企业、地方政府持续缺乏“财务约束”的背景下,与影子银行扩张相伴随的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不仅难以纠正社会资金的错配,还会加剧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因此,银行监管机构应重视互联网理财产品和非银行“理财业务”等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存款分流的影响,引导和推动商业银行转型,防止影子银行与正规银行体系间的存款竞争演变为恶性竞争,进而造成银行系统过度承担风险,危害到银行体系的平稳运行。一方面要继续鼓励金融创新,稳步推动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另一方面也要加强金融监管和约束,维护良性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防范存款利率市场过快推进威胁金融稳定。

3.尝试建立货币政策操作的利率目标

2013年人民币贷款利率管制完全放开,与各种理财业务相对应的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增量改革”也在事实推进,管制利率与市场利率“双轨制”在加速并轨。利率市场化的深入要求利率政策由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从我国现状看,虽然公开市场操作在货币政策调控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对货币市场及整体金融市场利率的影响也日益增强,但中央银行至今从未公开宣布其目标利率为何以及该利率的具体操作目标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货币政策对市场预期的引导效果。为此,可尝试确立货币政策操作的利率目标(例如隔夜拆借利率水平),以助于市场更为精确地理解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控意图。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 李若愚

   上一页   1   2   3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