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二、银行资金表外循环的原因
商业银行从传统存贷业务向表外业务扩散是一种发展趋势。不过,这一趋势在短期内急剧加速,应归因于金融调控的推波助澜。去年以来的金融调控具有“重数量、轻价格”的特点,一方面存款准备金率频繁上调,信贷规模严加控制;另一方面,加息步伐跟不上物价物价变化,出现较长时间的“负利率”。面对信贷规模控制和存款利率管制下的“负利率”,企业有旺盛的资金需求,居民有积极的理财需求,商业银行有推动理财产品和表外融资的动力,银行资金表外循环是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
1、企业融资需求保持旺盛
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企业资金需求仍较为旺盛。但偏重于资金供给方控制的金融调控造成企业“钱荒”,急需资金的企业不得不寻求更多表外融资的帮忙。2011年一季度银行贷款需求指数为85.2%,连续两个季度攀升,二季度下降至82.9%,但仍维持较高水平。
2、存款“负利率”和通胀预期升温激发居民和企业的理财需求
随着个人财富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居民提高了对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越来越不满足一存了事。在我国当前一年期存款已连续18个月负利率的情况下,加之公众通胀预期持续升温,居民不愿意持有存款,对获取比同期银行存款更高收益的金融产品需求更为强烈。银行理财产品的推出契合了这方面的需求,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普遍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3、商业银行有推动理财产品和表外融资的动力
一方面,在利益的驱使下,商业银行也愿意通过推动表外融资来“曲线放贷”满足客户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今年银监会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贷存比考核,而且存款准备金率的连续上调也锁定了商业银行大量流动性,商业银行对存款的渴求进一步上升,积极开展存款“保卫战”和“争夺战”。在理财产品募集期或到期后,理财资金会在银行形成部分沉淀存款。因此,商业银行通过大力推广短期理财产品,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来揽储争储。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呈现“短期化、高收益率”的特点。据统计,上半年发行的理财产品中,委托期限在3个月以内的占比约70%,其中1个月以内的约40%。上半年预期收益3%-5%的理财产品是市场的主流,一旦临近存款考核节点,预期收益5%-8%的产品便大量涌现。
三、银行资金表外循环削弱金融调控、积聚金融风险
银行资金表外循环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拓宽企业和居民投资渠道、推动商业银行盈利转型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也对货币政策传导和实施、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效果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积聚了一定的金融风险。
1、银行资金表外循环削弱金融调控
首先,银行资金表外循环削弱了数量型调控的紧缩效应。表外融资对表内贷款形成了补充和替代,增加了社会资金的杠杆效应,加大了金融调控“把好流动性总闸门”的难度。此外,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还缩小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缴存范围,削弱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资金的冻结效果。商业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吸收的资金多由存款转化而来,在目前的统计制度下,除结构性存款类理财产品之外,其余理财资金在表外统计而不用缴存存款准备金。另外,由于我国存款准备金是以旬末当天的存款余额为基础计提,理财产品的大量发行使得商业存款数据波动幅度加大,增加了计算商业银行应缴存款准备金的难度。其次,表外融资大量面向房地产业、“两高一剩”等不符合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行业,不利于房地产市场调控和经济结构调整。再次,理财产品的发行在减少银行存款总量的同时,也使得存款结构发生变化,减少了储蓄存款或定期存款,使活期存款规模出现大幅波动,这就加大了货币供应量M2、M1的监测难度,使其无法代表当前流动性状况。
2、商业银行表外风险积聚,金融稳定存在隐患
银行资金表外循环的高举猛进潜藏着金融风险。一方面,各家银行纷纷利用理财产品的高收益率吸引客户,但在近期宏观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多、房地产市场陷入多空胶着、资本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收益率恐怕难以实现,甚至会出现亏损。出于声誉及稳定客户资源考虑银行仍可能向客户支付最低为预期收益率的理财收益,如此一来,理财产品尤其是保证收益型、保本型或承诺最低收益型的理财产品实际上成为银行的特殊“隐形”债务。
银行资金表外循环所蕴含的风险具有隐蔽性和不确定性。由于脱离了监管范围,且没有有效的风险对冲机制,一旦出现理财亏损或表外融资无法偿还,银行为避免声誉上的损失,可能会动用表内资金来偿还理财资金,使表外风险转移至表内。所以,银行仍将是资金表外循环风险的最终承担者。
另一方面,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客户群体以风险偏好较低、承受力较弱的投资者为主,其金融意识、风险意识相对欠缺,风险承担能力相对脆弱。在银行信息不透明、宣传不到位、营销不规范的情况下,对于理财产品的风险,理财客户未必都有着清晰理性的认识。一旦借款企业未能履约还款, 给客户造成资金损失,容易引发群体性纠纷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