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生态保护现成果 山绿水清人增收

发布时间: 2014-08-22 11:13:36  |  来源: 光明日报  |  作者: 刘鹏  |  责任编辑: 环境
关键词: 三江源区 植被覆盖度 三江源地区 生态文明观 生态保护

原标题:山绿 水清 人增收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成果丰硕

本报西宁8月21日电(记者刘鹏)行进在初秋的三江源区,虽然高草梢已经枯黄,但比以前长得茂盛,而低草区仍然是满目翠绿。牧民的夏窝子里,牛羊满圈,一派生机,青海玉树州三江源办公室主任明嘉感慨地对记者说:“这都是三江源生态保护一期工程的成果啊!”

8月18日,记者采访了青海省发改委副主任兼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办公室主任李晓南。他说:“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自2005年启动实施以来,经过8年的努力,基本实现了规划确定的目标,达到了国务院‘实现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促进该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农牧民达到小康生活’的目标要求。”

李晓南对一期工程的成果娓娓道来。2005年至2012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与多年平均相比,整个三江源区地表水增加84.9亿立方米;主要湖泊净增加760平方公里,黄河源头“千湖”湿地开始整体恢复。2002年至2012年,三江源地区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20%增加到80%以上。草地平均产草量(干重)每亩45公斤,比1988—2004年的平均产量增加了9.5公斤。同2005年相比,三江源区森林面积净增加150平方公里,生态系统结构改善,荒漠化面积减少。

现在,各河流控制站年均含沙量每立方米在0.046公斤至4.3公斤之间,与多年平均值相比,直门达站、新寨站、同仁站分别减少了11.4%、60.3%、16.3%。荒漠面积净减95平方公里,项目区沙化防治点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不到15%增加到了38.2%。据监测,三江源水域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良好,水生生物资源保存相对完整。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栖息活动范围呈扩大趋势,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

8年来,三江源的生态建设与生产生活改善同步提高,农牧民收入不断增加,共增加灌溉饲草料基地5万亩、建设养畜户3.04万户、建立生态移民社区86个,省财政共投入6亿元改善了三江源区23个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出资3000万元建立了生态移民创业扶持基金,自2009年起每年下达4000万元用于生态移民群众生活补助。2004年至2012年农牧民纯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通过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广大干部和农牧民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

谈起今年开始实施的三江源生态保护二期工程,李晓南认为,与一期工程相比,《二期规划》在三江源生态保护模式上有三个层次的提升:一是三江源生态保护从原来的应急式保护向常态化、持续性保护升级。二是从原来以工程项目为支撑的保护方式向组织形式和体制机制创新保护升级。三是从原来单一的环境保护目标向在生态文明观导向下的统筹保护环境、改善民生和经济社会与文化协调发展的综合试验区保护升级。

李晓南说,《二期规划》共两大类24项工程,总投资160.57亿元。二期规划范围确定涵盖整个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面积为39.5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54.6%。到2020年,三江源区将实现:森林覆盖率由4.8%提高到5.5%;草地植被盖度平均提高25~30个百分点,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达到50%,沙化土地治理区内植被盖度达30%~50%;水土保持能力、水源涵养能力和江河径流量稳定性增强,减少水土流失5亿吨,水源涵养量增加13.7亿立方米,长江、澜沧江水质总体保持在I类,黄河I类水质河段明显增加;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环境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显著恢复;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完善,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将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示范区,使支撑民族长远发展的“中华水塔”坚固又丰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