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新华网西宁12月15日电(记者 吕雪莉、何伟)这几天,“种草博士”马玉寿冒着严寒来到青海省祁连县木里镇瓦日干村指导灭鼠工作。
瓦日干村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祁连山下。曾经“祁连山下好牧场”的美名让这里的人们自豪,而如今2万亩的黑土滩让村民忧心。
马玉寿是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副院长,从事生态研究近30年,种草近20年,和草籽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他被亲切地称呼为“种草博士”。
今年夏天,马玉寿通过围栏补播等方式在瓦日干村的6000亩黑土滩上种草,引种、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一年之内到这儿跑了十多次。
“都冰天雪地的了,一年忙到头还不休息一下,为啥非要跑这一趟?”面对记者的疑问,马玉寿憨厚地笑了:“不把灭鼠的事做好,这一年就白费了,耽误不起啊。”
马玉寿说,除了祁连,还有果洛、玉树,他的团队共11人分别奔赴各个种草示范点进行灭鼠指导,为的就是让黑土滩尽快重新“绿”起来。
黑土滩,是由于气候暖干化及过度放牧、鼠害泛滥等原因导致高寒草甸退化而形成的。
2010年,马玉寿接到任务,去玉树地震灾区巴塘镇铁角力村治理5000亩黑土滩。经过精心选育草籽,和一系列繁复的前期工作,2011年马玉寿给巴塘镇2000亩黑土滩种上了优质草种早熟禾,当年就长成10公分高的草地,由于早熟禾的适口性强,牛羊就喜欢往这片草地跑。
2012年,铁角力村5000亩黑土滩全部种上了早熟禾。如今,这些黑土滩已经变成了优质的人工草场。
“每次坐飞机到玉树,从飞机上往下看,都能看到这片草地,效果很明显。”说着,马玉寿还是那样憨憨地笑。
早熟禾,是马玉寿20年前在海拔4000米的达日县发现的,全名叫“青海草地早熟禾”。要治理黑土滩,就要种草。但是在黑土滩上能种出的草很少,有的草种即便种出来也很难形成草皮,达不到治理的效果,因此就要选育草籽。
“早熟禾是我这十几二十年来发现的一个很好的草籽。”马玉寿说。截至目前,早熟禾已经在三江源地区推广种植了35万亩,培育了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示范户15户,他们带动更多牧民参与到人工种草行列。
种草近20年来,马玉寿吃了不少苦头。一年出差200多天,大多是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非常辛苦。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成员几乎换了一遍,他依然坚守在三江源头,痴心于新型牧草研究。
让马玉寿开心的是,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大大提高了。“以前我们到处跑项目,现在是项目主动找上门。”
就在几天前,由马玉寿领衔的科技部重大课题“三江源区黑土滩综合治理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获得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是我们多年来对黑土滩综合治理的系统总结,相关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面对数千万亩的黑土滩,这仅仅是一个开始。”马玉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