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巴西
建立政府、企业、民众共同参与的环保机制
上世纪60至70年代,巴西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巴西奇迹”,其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70年代中期起,化工基地库巴唐市化工工厂的烟雾排放日益严重。在有毒烟雾的长期熏染下,当地大批植被不断死亡甚至导致物种消失,工厂工人和附近居民罹患呼吸道、心脑血管疾病者增多。至80年代初期,该市被联合国认定为全球十大污染最严重城市之一,被称为“死亡之谷”。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巴西政府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修改宪法,将环境保护纳入行政、刑事和民事范围,对破坏环境行为进行严格执法和惩处;建立政府、企业和民众共同参与的环境保护机制;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政权及公民保护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建立环保官监察制度和环保许可证制度。1991年,巴西正式成立环境部,成为内阁中具有一票否决权的强有力部门。
此后常可见政府官员主动减少坐车、竞相徒步出行、努力节约资源;大小企业高度重视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重视用低能耗、低污染设备替换老旧设备,依靠技术力量不断实质性减少污染物排放;普通民众主动节水节电、维护山水洁净、保护公共环境。截至2011年,上世纪80年代初确定的所有初级污染源已完全得到控制,环境质量全面改观。经过40余年的不懈治理,库巴唐市周围恢复了树木的葱茏,珍贵的美洲红鹮也在此地重新繁衍,“死亡之谷”变成了“生命之谷”。库巴唐市获得联合国“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典范城市”称号。
近年来,一些新兴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类似的环境问题。一些国家如墨西哥积极采取措施,取得了理想的控制成效。一些国家则在不断摸索适合本国的治理经验。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由于城市供暖系统建设不完善,市郊居民为生活条件所迫,为了取暖自行焚烧木头、煤炭甚至废旧轮胎等,产生大量有害的空气颗粒物,造成严重雾霾污染的同时也危害了人类健康。与此类似,伊朗7000多万人口中,约有1200万生活在首都德黑兰,该市空气中各类污染物、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严重超标。尽管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如雾霾严重时放假、首都中心城区实行进出许可证制等,但效果并不理想。
正视以雾霾为代表的空气污染问题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难以规避的阵痛,发展中国家应认真学习部分国家的先进治理经验,抓住最好的治理时机。环境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只有全体人民共同持之以恒地加以保护,复杂的环境问题才会得到有效解决,共同的生存空间才会日益变得亮丽宜居。
本版文章作者单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