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英国
至今仍为欧洲空气质量最差的首都
1952年12月,英国出现持续5天的“大雾”天气。受浓雾影响,大批航班被迫取消,伦敦东北部所有公交车停运,在萨德勒威尔斯剧院上演的《茶花女》在演完第一幕后不得不中止,一场原定在温布利球场举行的大学联合足球赛也被迫延期。各医院收治了大量支气管炎、肺炎、心脏病等重症患者,数周内逾万人死亡。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被列入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
英国是较早受空气污染困扰的国家之一。英国的空气污染虽与其气候条件有一定关系,然而更多还是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大规模使用燃煤等化石燃料所造成的。早在1306年,时任英国国王的爱德华一世就曾就空气污染问题下令禁止在伦敦地区燃烧煤炭。1661年,英国官员约翰·伊夫林在《防烟》一书中也提出用燃烧木材取代煤炭,认为此举能减少污染所造成的咳嗽等病症。然而,几百年前的先见之明并未战胜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诱惑。作为工业革命的领跑者,英国在20世纪上半叶以惊人的速度消费煤炭燃料,与之相伴的则是20世纪50年代前的100年间,伦敦发生了约10次大规模烟雾事件。1873年冬季,一场笼罩伦敦城的大雾共造成约700人死亡。此后的1880年和1892年,两场大雾致约2000人丧生。直至1952年12月,“伦敦烟雾事件”为全世界敲响警钟。
即便如此,迫于经济压力,英国政府还一度拒绝采取相应措施,在民意压力下才不得不着手制定一系列严格措施来控制空气的持续恶化。1954年,伦敦出台《伦敦城法案》控制烟雾排放。1956年控制烟雾排放举措在全国普及,世界上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清洁空气法》颁布:要求居民改变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大力推广使用无烟燃料,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发电厂和重工业设施被强制搬迁到郊区;部分伦敦人也迁到城外居住,这也直接导致目前70余万在伦敦工作的人住在周边“卫星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伦敦的环境压力。1974年出台的《控制公害法》,明确了从空气到土地和水域等自然资源的保护条款。然而,20世纪80年代,随着汽车走进家庭的数量激增,尾气取代煤烟成为英国空气的主要污染源。通过一系列整治措施和50余年的不懈努力,伦敦乃至整个英国的空气质量得到了基本改观。但直至今日,根据欧洲环境署公布的欧洲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数据显示,伦敦仍为欧洲空气质量最差的首都。
综合治理
以雾霾为代表的空气污染背后,隐藏着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消费观念、生活习惯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与自然资源禀赋等密切相关。消费观念、生活习惯与人文素养紧密相连。要将空气污染问题解决好,必须对上述要素进行科学整合、优化配置,使其产生积极的乘数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