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1点多,洞庭湖上水天茫茫。何大明和他的8个同伴仍在洞庭湖上巡逻,小船引擎“突突突”的响声打破了洞庭湖的寂静。
“我们一天也没歇,春节期间每天傍晚开始巡逻,会持续到深夜。”何大明告诉记者,江豚非常敏感,一旦“江豚保护水域”出现江豚伤亡,受到惊吓的它们会立刻四散逃开,游向未知的“危险水域”。
洞庭湖江豚为长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淡水江豚,目前约1500头,数量少于“国宝”大熊猫。江豚有着憨态可掬的外形,被人们称为“水中大熊猫”。
受环境恶化等外界因素影响,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以每年5%至10%的速度减少,非正常死亡数远远高于中国其他濒危野生动物。专家预测,如果江豚的生存现状依旧,在未来15年内将像他的姐妹“长江女神”白鳍豚一样消失。
何大明嘴里的“江豚保护水域”是他们通过三年时间建立起来的约4平方公里范围的江豚集中栖息地。这块栖息地并非官方指定,也没有围墙和标志,完全依靠江豚保护者们夜以继日的巡逻隔绝外界危险。江豚极有灵性,慢慢地感觉到此地是危机四伏的洞庭湖中难得的“避难所”,开始三五成群迁徙而来。
何大明、李劲松、陈金才、陈汉波、刘波、彭朝辉等9个汉子原本都是世代相传的打鱼人。2003年,何大明在打鱼时遇到了一对江豚母子,因水位降低,它们被困在芦苇荡受伤了。看到从小陪伴自己长大的“江猪子”处境如此悲惨,何大明心如刀绞,他照料了这对母子四个月,直至康复。
“我们使用电打鱼等绝种式捕鱼方法打捞过江豚,甚至吃过江豚。”渔民们懊悔地承认,最开始去保护江豚是一种自发的救赎。
上世纪80年代,洞庭湖鱼类有120多种。近年来,无序采砂破坏了湖滩、江岸,破坏了鱼类的产卵场,大吨位的船舶航行、停泊挤占了鱼类洄游的通道,方兴未艾的全流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导致鱼类栖息地破坏和丧失,洞庭湖渔业资源持续减少。这其中,以江豚的难觅踪影为最刺眼的标志。一些渔民意识到,饮鸩止渴的捕猎方式已难以持续。
“江豚处于长江生态系统营养关系的顶端,是长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标志。”中科院豚类研究专家王丁表示:“可以说,江豚就是洞庭湖的渔业资源,江豚的前途就是渔民的未来。”
2011年,9个渔民花了近30万买了巡逻船,加上自家渔船改成的小型巡逻船,江豚保护队成立了。对江豚日日夜夜的悉心保护照料,使他们获得了“江豚奶爸”的美誉。
一个个数字是他们无形的勋章。仅2012年,他们开展阻止非法捕捞专项行动163次,清除“迷魂阵”网片16000余米,清缴挂钩10000余米,拆除非法网围6000余米,拿获电力捕鱼54起……
“民间力量的工作大大减缓了江豚灭绝的步伐。”王丁表示,这位长期研究豚类的专家原本对江豚的生存状况极其忧虑,但民间的草根力量给了他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