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
太仓港打捞上岸的江豚。
昨天中午,位于太仓港港口泊位附近发现一头江豚,不过这头江豚已经死去。经过渔政部门解剖后发现,这头生活在长江里的江豚是由于食物链被破坏,导致腹中空空,最终饥饿致死。而就在前天,南京长江边也发现了一头死亡的小江豚。时间再往前推,4月30日,长江安庆段一头不足1个月的幼豚突然死亡;3月3日到4月17日的40多天时间里,洞庭湖区域接连发生12头江豚死亡事件。长江流域为何接二连三发生江豚死亡事件?原因到底是什么?
接二连三的江豚死亡事件
时间:昨天
地点:长江太仓港
壮年雌性江豚已死亡一周左右
太仓市民马先生向扬子晚报反映,昨天中午,太仓港码头上的工作人员突然发现港口有一头疑似江豚。为防止江豚被江水冲走,工作人员迅速用绳索将江豚固定。渔政部门工作人员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往现场,组织人员将江豚打捞上岸。渔政部门工作人员到达后经辨认确认为江豚无疑,然而这头雌性江豚早已死亡,死亡时间大概在一个星期左右。据渔政部门工作人员现场测量,此江豚长约140厘米左右,胸围约40厘米左右,体重大约在25公斤,头部钝圆、额前突;皮肤依旧有光泽,按上去仍很有弹性;身体局部已经稍有腐烂。记者看到,这头江豚全身褐色表皮大部分已经脱落,泛白的躯体上遍布着斑斑血迹,由于已经开始腐烂,散发着阵阵恶臭。渔政部门工作人员对这条江豚进行解剖发现,江豚胃部没有发现食物的存在,估计是被饿死的。据渔政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发现的这头已死亡江豚应该算是青壮年,蛮难得的,从外部看并无明显伤痕,极有可能是长江江豚的食物链遭到了破坏,从而被活活饿死。
截止到发稿前记者获悉,目前该江豚已经被渔政部门工作人员清洗干净并且冷冻起来。谈到这头江豚的出路,渔政部门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不会将其出售,目前已上报有关部门,希望能够在相关科研院所、学校等公益性单位将其做成标本。
时间:前天
地点:南京金陵造船厂附近水域
一个月大的小江豚死亡原因仍未明确
5月21日上午11点多,在南京下关金陵造船厂一处码头上,一头仅一个月大的小江豚被人发现漂尸江面上。这头死亡多日的小江豚,随后被南师大生命科学院的专家带走进行解剖,发现小江豚头骨碎裂,是死亡之后被撞击所致。目前,这头被解剖的小江豚已被深埋处理。
参与解剖的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光教授告诉记者,经过解剖后,确实有诸多发现,但目前没有找到小江豚确切的致死原因,只能是从掌握的资料来推测,极大可能是自然死亡。
杨光教授称,在解剖中分析发现,小江豚胃中并没有乳汁成分。但作为正处在吃奶阶段的江豚,胃中没有乳汁,其一,可能是已被消化掉了;其二,稍微长一点时间未进食,形成空腹,但这并不代表江豚可能会被饿死。“从解剖的角度来看,小江豚的脂肪厚度正常,表明其死亡前的营养状况良好,不像是瘦骨嶙峋的样子,被饿死的可能性不是太大。”杨光教授说。
对比这4起江豚死亡事件,我们可以发现——
洞庭湖死亡江豚:腹中没有食物残留!
长江安庆段死亡江豚:腹中没有食物残留!
长江南京下关段死亡江豚:腹中没有食物残留!
长江太仓港码头死亡江豚:腹中还是没有食物残留!
长江江豚为什么频频死亡?
分析2:水域污染机械损伤等都影响江豚生存
参与解剖小江豚的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陈炳耀博士告诉记者,根据他们跟踪研究,活动在长江流域的江豚目前数量可能在1400头左右,数量还在减少,且其“势不可挡”。据陈炳耀博士介绍,主要是江豚的保护特别困难,受到太多人为活动因素的影响。
“江豚现在面临的威胁太多了,比如机械性损伤;江面上大量作业的船只;再比如长期的环境变化,还有一些诸如污染、有机农药等对水域的破坏,改变了它原先的生存环境,导致江豚无法适应,数量正在急剧减少。”陈炳耀博士称。
据介绍,从长期的调查数据来看,江豚是在逐年递减的。2000年左右时,长江流域的江豚数量还超过3000头左右;而到2006年,已减到2700头左右;至眼下,长江流域江豚数量已锐减至1400头左右。
扬子晚报记者 梅建明 张毕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