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除了应对的“艺术”,更重要的还是底气十足。托克托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发展经济的冲动不言而喻。
近几年来,在内蒙古托克托县工业园区内,一些企业大量排污导致形成“污水湖”,附近多个村庄深受其害。此事被多家媒体曝光后引起广泛关注,当地政府已责令排污大户停产整改。然而,“污水湖”问题会不会因此得到解决,前景尚不明朗。
这种“不明朗”,首先有排污企业应对舆论的历史“经验”为佐证。实际上,“污水湖”已经多次曝光,当地百姓的治污呼声几度沸腾,而企业的对策则是“避其锋芒,择机再干”,舆论风潮一来,企业就赶紧停产整顿避避风头,过一段时间“涛声依旧”。这样的“躲猫猫”情节,会不会再来一次?
排污企业如此对待舆论监督,看似退避三舍,实则以退为进。除了应对的“艺术”,更重要的还是底气十足。托克托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发展经济的冲动不言而喻,靠电力、生物制药、冶金、化工等四大产业支撑的工业园区,更成为当地政府重要税源。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对能拉动经济指标、增加财政收入的大项目高看一眼、低就一点,各种优惠
政策自不待言,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降低环保门槛为代价,换得企业青睐、项目落户。2005年引进大型制药企业时没能严格执行“三同时”,近年来又屡次未能阻止排污企业在媒体关注后故态复萌,环保部门不完全具备监测污水是否达标的能力,无不说明当地相关部门还是“心太软”、力太弱,以致污水总能流出监管的闸门。
“污水湖”不是一天形成的,治理“污水湖”也难以短期内奏效。事实上近年来当地政府也一直在治理污染,累计投入环保资金30多亿元,现在工业园区10家涉水企业均建起一级污水处理厂。然而,与巨大的环境欠账、百姓的热切期待相比,这些努力无论是在成效上还是速度上都有不小距离,沉疴已深,积重难返,再一次警示了“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沉重代价。
日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强调,基本的环境质量、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条底线,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面对“污水湖”风波,托克托新一届县委政府也明确表示,决不会因追求工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而忽略环境保护和民生安全。这些理念和承诺,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但更需要以污水的清澈、污水湖的干涸、老百姓的安宁生活作为有力见证。 本报特约评论员李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