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经营呈现多年未见困难
——2008年4季度山西企业景气调查报告
2008年,面对国际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和国内自然灾害的突然冲击,中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诸多不确定性。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市场需求不足,融资困难,流动资金紧张,企业被迫限产停产的面积不断扩大等诸多因素所致,山西企业生产经营呈现出前所未有困难。山西企业家对经济发展的信心也同国家自年初以来实施的货币从紧、8月份以后的“一防一保”、再到年末实行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性变动基本一致。
1~4季度,企业家对宏观经济感受的信心指数,分别为133.71、132.53、123.97和87.11,呈现出逐季回落态势。其中下降最为明显的是进入10月份后,山西企业家信心指数在二、三季度环比下降1.18和8.56点的基础上,四季度又一举大幅度回落36.86点,同时比上年同期回落了41.13点,跌入了自2000年以来企业家信心的最低位。进一步表明山西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的态度,从年初的充足信心到年中逐渐产生持续的疑虑和担忧、再到年末信心锐减过程与整个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层叠变化接近一致。
1~4季度,反映山西企业生产经营景气状况的企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28.05、131.97、126.18和90.04,呈现出先升后降的态势。尤其进入四季度后,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市场需求不足等多种因素,使得企业景气指数在三季度下跌5.79点的基础上又大幅下跌36.14点,仅为90.04,比上年同期回落了40.56点,表现出自1999年以来的最差景象。这表明,山西企业在短短的一年中生产经营经历了年初至年中的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生产成本增加、再到年末的国内外需求不足引发的生产经营困难局面。
从2008年山西企业家对生产运营的轨迹来看,用四句话可以概括为:不确定性因素过多,信心持续下降,市场需求大减,生产经营困难。
一、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的信心降至八年来最低
2008年1~4季度,在全省景气调查的1230多家企业中,认为宏观经济“向好”的企业,分别有45.09%、44.09%、38.18%和20.86%,企业家判断经济上升的比例在逐季度下降;同时又分别有11.78%、11.56%、14.21%和33.75%的企业认为宏观经济“转差”,可看到企业家判断经济下行的比例在逐季度上升,而企业家信心指数则逐季下滑。
1、八大行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全部回落,房地产企业家信心回落最早,工业企业家信心回落幅度最大。1~4季度,工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在134.17-77.01之间波动,年末与年初相差(下同)57.16点,是信心度回落最大的行业。其中,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三大工业类信心指数分别由一季度160.51、131.41、108.41回落到四季度81.54、72.81及96.05的100以下的不景气区间,三类的回落幅度分别为78.97点、58.60点及12.36点。而房地产企业家信心指数从年初以来就大幅度下滑,至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已由二季度118.83滑落至100以下不景气区间运行,为95.77,到四季度继续下跌至75.05,又跌去20.72点,比上年同期下跌63.79点,成为先于其他行业连续下滑两个季度的行业。此外,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住宿餐饮业等其它六个大行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也都比去年同期回落。
2、各种经济类型企业的企业家信心指数整体下滑,集体经济自年初开始就跌至不景气区间。在此分类中,企业家信心指数跌落最明显的是股份有限公司,由一季度149.31跌至四季度77.12,跌落72.19点;私营企业由一季度131.83跌至四季度80.97,跌落50.86点,跌幅居第二位;有限公司由一季度138.53跌至四季度93.71,跌落44.82点,跌幅居第三位;而集体经济年初开始就在不景气区间运行,信心指数由一季度99.91跌至四季度75.76。
3、大型企业领跌,削弱了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在调查的各种规模企业中,大型企业一向是支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2008年以来,特别是进入三季度以后,大型企业对宏观经济的信心同样呈向下逆转判断,认为经济“向好”的比例由三季度60.76%直线下降到四季度的31.59%。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认为宏观经济转差,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全省企业整体信心度下降。
4、国家重点企业、国家试点企业集团成员、上市公司的企业家信心指数高位回落,波幅之大从未有过。这类优势企业群体一向对整体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2008年,上市公司最先以10年未有的低信心度对宏观经济“看差”,接着是重点企业高位下跌,跟着是试点企业集团降低信心。尤其进入四季度后,他们一致降低对宏观经济“乐观”的判断,认为经济是“乐观”的企业平均不足5%,其中在14家重点企业、25家上市公司和2家试点企业中分别仅有1.4%、9.21%和3.22%,此三类特殊企业群体的信心指数也分别只有76.94、103.22和41.22,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00.9点、99.17点和127.8点,呈现从未有过的现象。
二、企业生产经营呈现困难局面
2008年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加剧。1~4季度,分别仅有41.23%、43.97%、39.84%和23.83%的企业认为企业营运“尚好”,企业营运上升的比例在二季度后逐季下降;相反分别有13.18%、12.00%、13.66%和33.79%的企业认为企业营运“转差”,企业营运下行的比例在二季度后逐季上升。这一趋势的变化明显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在二季度后呈现逐季下滑态势,主要营运指标明显回落。五个突出特点如下:
1、产品订单锐减。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先行指标的产品订货指标,自年初以来就呈持续下滑态势。尤其进入四季度,企业产品订货景气指数大幅度下跌35.84点,仅为74.69,比去年同期116.61下跌41.92点,是自2004年以来企业订货景气的最低水平。工业产品订货量继续减少,景气指数仅为68.57,同比下降43.48点,其中,国外订货自二季度减下来后至四季度持续下跌,比三季度又跌掉29.32点,景气指数仅为62.84,在化工行业中部分企业甚至出现在10月份-11月份期间,没有收到一笔新订单的情形。而国外建筑工程合同景气指数也由三季度94.86降为74.44,环比减少20.42点,同比减少19.58点。
2、生产先升后降。反映企业生产总量的景气指标,在年初低开后二季度高走,从三季度开始出现大幅度回落,进入四季度,企业生产总量景气指数仅为87.05,环比回落30.47点,同比回落35.08点,是自1999年以来不曾有过的。四季度认为工业生产总量下降的企业占48.45%,比年初增加16.56点,在27类制造业大类中,有17个大类的生产总量下降至不景气区间。其中纺织企业、橡胶企业、仪器仪表办公用品制造企业中有超过50%以上的企业认为生产下降;造纸、文体用品、化工、塑料、非金属矿制造业企业中有超过60%以上的企业认为生产下降;食品制造企业中超过70%以上的企业认为生产下降;炼焦、有色金属压延加工业企业中有超过80%以上的企业认为生产下降。山西工业生产主导产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生产总量同样显著下降,生产总量景气指数仅为61.93,低于去年同期57.45点,是自2000年9年来少有现象。
3、劳动用工减少。2008年以来企业劳动用工整体弱于上年,1~4季度劳动用工景气指数分别为103.43、110.71、103.16、79.06,呈现逐季下降局面,四季度比上年同期回落24.47点。这与企业订单减少,生产下降有着密切关系,反映出在生产下降的同时,企业出现相应的减员行为。特别是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黑色金属矿采选企业、纺织企业、电力热力企业、非金属矿制品企业以及食品制造企业等从年初起就呈现用工不景气状况,而更多的行业如炼焦、化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文体用品制造、医药制造、房地产业、批发业等从三季度就开始了减员,四季度更在烟草、造纸、化学纤维制造业里无一个企业认为用工景气,劳动用工景气指数降低至0的极度不景气状。
4、盈利水平减弱。伴随着由成本刚性上涨、人民币升值压力到产品需求急剧下降,企业利润空间被越挤越小。1~4季度,盈利景气指数分别为97.6、114.78、94.12和72.53,大幅度低于上年同期水平。最为明显的是上市公司,在2008年利润大幅缩水成为事实,1~4季度盈利景气指数分别是113.00、168.77、84.79和31.37,跌至10年来最低水平。优势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幅缩小,一般性企业出现亏损。
5、固定资产投资六降两升。1~4季度,全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分别为116.68、119.81、115.03和101.58,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6.01点、1.53点、10.55点和16.2点,并有房地产、工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等六个大行业的投资依次下降,成为全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景气下降的主因,仅建筑业和批零业投资有所提升。投资回落幅度最大的是工业,比上年同期平均回落了9.74点,其中采掘业回落10.65点,制造业回落10.55点,电力燃气水的生产供应业也稳中回落。房地产投资1~4季度的投资景气指数全部在100以下不景气区间,整体比上年同期回落5.42点。
此外有很多企业实行了限产停产来应对金融危机,加之长期以来企业流动资金匮乏,融资困难等多重因素,很多企业陷入了困难境地。
对近期生产经营形势预测
此次金融危机涉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及强度之大均超出以往,其影响已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就山西经济来说,金融危机已在产品订货、企业经营、劳动就业等方面对企业产生较大影响。由于主导产品焦炭、化肥、钢材等出口市场严重萎缩,山西支柱产业的需求均未有好转迹象,预计2009年一季度山西多数企业家的信心不会有明显的提升,山西企业整体生产经营也不会很快得到更加有效性改善,全省企业家信心指数及企业景气指数均仍将运行在100以下不景气区间。
受到当前制造业和采掘业景气度大幅下滑的影响,一季度工业景气度仍将运行在100以下不景气区间,景气指数为80左右;尽管一季度正值春运高峰,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会有所提振,但介于更新亮点尚未出现,全行业景气指数仍将维持四季度不景气状况,预计仅为97左右,这两大行业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全省企业整体景气度提升。得益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预计一季度建筑业景气指数将运行在127左右,得到平稳发展的机遇。同时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住宿餐饮业、社会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服务这些行业的景气度会受节日消费习惯所致,在一季度将得到不同程度提振,景气指数分别会运行在100~138之间。
对策建议
在当前国际经济发展困难的形势下,国家推出了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努力保持宏观经济平稳发展。近期采取一系列加大投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对摆脱目前经济困境有着重要作用,这里就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和推进山西经济稳定增长提出建议:
1、加大扶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贷款难的问题。调查中企业反映,国家自2008年11月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次性出台4万亿资金用于投资建设大型项目,出台刺激经济增长10项措施等各种优惠政策,而山西在国家明确的贷款支持的一些行业中,许多企业依然没有享受到扩大信贷的优惠政策。因此有关部门和金融部门要加强联系,共同解决好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山西作为欠发达省份,因地制宜用好用足这些频仍发力的优惠政策,给予企业贷款扶持,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2、积极营造条件,促使企业整合。要推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技术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市场主体,抓住机遇,坚定信心,取得突破。我省的大中型骨干企业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大革新改造、节能减排和技术创新力度,使企业在困难中得以提升发展。调查中有企业反映,眼下尽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企业要想真正度过难关,对技术的创新依然是迫切需要进行的工作。
3、着力改善投资结构,降低民间资本投资准入门坎。在这次政府为提振经济加大的以基础设施、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投资中,庞大的民间资本因为市场准入限制还未找到合适的投资领域。建议扩大竞争性投资领域,降低垄断行业的进入门坎,让民间资本参与投资,对存量进行结构性调整,进一步提升山西企业竞争力。
4、尽快促成行业间联动,延伸产业链。山西作为国家级煤炭基地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这是化肥制造、电力生产与煤炭开采联动得天独厚的条件。化肥生产作为煤化产业,是煤炭企业首选的深加工项目,将煤炭生产基地转变为煤化工基地更是省委省政府实现“三个跨越”的重点。时下,大力提高煤炭附加值,延伸煤炭产业链,降低化肥生产成本,努力促成化肥生产与煤炭生产企业联合。同时应继续实施变输煤为输电的战略,真正解决根本的能源问题。有关部门应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力促化肥、电力和煤炭企业联动,实现山西产业转型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