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B
拿标尺丈量学生,孩子围着评价转还是评价围着孩子转?
这几年,单一“以成绩论英雄”的评价标准的不良后果被广泛宣传,大家开始反思,教育部门、老师和家长不停地修改着丈量孩子的标尺。
张先生认为自己对儿子的教育是很开明的:“我希望他懂礼,但懂礼不等于听话,他应该对一些事情有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单纯地听家长话、听老师话并不好。至于学习成绩,跟得上就不错。”
可张先生的做法并不像他说的那么轻松,儿子就读于北京一所数一数二的名小学,入读这样一所名校,父母付出了多少可想而知。面对记者的追问,张先生表示无奈:“我为孩子选择这样的学校,是因为它定位于培养爱心的教育理念。但孩子确实参加了不少补习班,没办法呀,所有的孩子都上,我不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突出,但他必须跟上大部分人,否则,他会自卑的。虽然分数低一点无所谓,但不自信的孩子,可就不是‘好学生’了。”其实,像张先生这样头脑清楚的家长并不在少数,分数可以放弃,但分数后面是孩子的自信心和被认同感,张先生还是把儿子送到了增加课业负担的补习班、奥数班。
李子谦是北京市汇文中学的政治老师。她认为,好学生应该有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提到“三好学生”,她介绍,现在对“三好生”的体育和学习成绩都有硬指标。北京市从2009年9月1日起,提高了“三好生”体育方面的要求,要求“学科学年总评成绩优良”,但体育课成绩需要“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等级”。
“三好生”标准提高了对体育成绩的要求,但不难看出,达到这一要求的标准还是“成绩”。这样的修改能不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大部分人表示怀疑。
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储朝晖认为,正确的教育评价体系应该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评价应该围绕孩子转。但长期以来,中国教育的评价体系却是拿着标尺丈量学生是否合格,让孩子围绕着评价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