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减负风暴调查:初中生写信控诉课业繁重(图)

2011年04月01日11:00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风暴 金华一中 新课改 评价老师 戴玲 一般本科院校 初中生 执教能力 教师的素质 高职高专

2010年6月11日,宁波中考拉开帷幕,宁波共有6.5万余名中学生参加考试。宁波第十五中考点,一名考生入场前在复习功课。(资料照片)张培坚摄

“除了中午在学校做作业外,晚上作业一般要做到夜里11点。同校的初三学生作业时间普遍超过12点,以致白天上课打瞌睡。此外,双休日在校补课,每科600元。”近日,浙江省温州市一名初二学生向中国青年报写信控诉繁重的课业负担。

温州市另一所小学的一年级家长同样来信向本报反映孩子课业负担过重——语文家庭作业:一是读课文5篇,并读《词林采撷》;二是读课外书;三是复习汉语拼音,包括默写声母表、韵母表、整体认读音节……

在浙江“铁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背景下,为何频繁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是顶风作案、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现象?浙江的减负风暴真的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吗?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赶赴浙江进行调查采访。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不是绝症

王培(化名)是杭州市的一名小学生,从上一年级开始,他就一边在学校上课,一边在课余跟着“一对一”的家教补课,到目前为止,这样的“双轨制”学习方式已经坚持了两年时间。

像王培这样的情况在杭州的小学生中非常普遍。繁重的课业负担令学生喊累,家长叫苦,媒体质疑,领导层也不满意,认为当前教育死记硬背、机械性训练太多。学校老师更抱怨加班加点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应试教育绑架了教育、学校、学生与家长。”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他们也不断接到反映课业负担过重的“血泪控诉”信,有的人在来信中,直接用“摧残”这样的字眼儿表达对当前这种扭曲的育人模式的愤怒。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刘希平认为,虽然这并非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但必须承认一点,即社会上关于教育的种种偏差,都和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有直接关系。

浙江是院士大省,两院院士中约有五分之一是浙江籍的。但是,如果不正视并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大家担心,将来新产生的院士中,浙江很有可能后继无人。一个典型的事实:现在一些孩子在幼儿园很活泼,读小学像个书呆子,上初中成为小老头。

“中小学生‘减负’是一块‘硬骨头’,迟啃不如早啃好。”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

基于这样的判断,2009年《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修改时,就把很多规范办学与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的内容写入其中,并获省人大代表会议审议通过。

浙江此次“减负”风暴,重点集中在中小学开设课程、控制学生作业量、控制补课、规范考试管理、确保学生的休息和锻炼时间、规范招生秩序等六方面。如小学生、初中生在校上课时间分别不得超过6小时、7小时;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学生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学生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得超过2小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利用寒暑假、双休日、课余时间补课等。

该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方天禄表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虽是顽疾但并非绝症。他以湖州师范附小为例:这所小学从十几年前开始推行期中、期末免试制度,10多年来,学生综合素质不下降,反而快速上升。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