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万新增就业:一个老目标 三个新挑战

2011年03月05日15:2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就业难 新增就业 就业工作 建设创新型 全国人大代表 职业教育 义务教育 蔡继明 合同工 80后

挑战二:从下岗工人就业到大学生就业

“就业难”“蚁族”“高不成、低不就”似乎成了社会对毕业大学生找工作的关键词。实际上,大学生“就业难”在10年前甚至5年前都是不可理解的,但连续三年大学生就业问题都成了就业问题的焦点。

“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我们有了一整套的经验,而且解决得比较好。”赵湘平说,“下岗工人摆个小摊,政府给足优惠政策,效果很好。但这套措施对大学生作用不大。”

他认为,虽然很多人指责大学生不愿放下身段,但投入产出比的确很难让大学生做出一些选择。

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在于人才流动机制:比如,县级地区很多单位缺人,但在这些单位即使干好也没有顺畅的途径发展至更高级的单位,没有稳定的预期,自然不会有很多人选择这条道路。

王树国建议:“其实很多研究院、医院等单位完全可以在老、少、边、穷地区设立垂直的分支机构,让人才能够真正流动起来。”

“指责大学学科建设和市场无法对接是片面的,国外大企业在本国对新招人员培训力度很大,因为要培养管理层和技术创新人才,但在其他国家只是想招募类似‘熟练工’式的人才,因此要求来了就能工作。”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校长杨卫说。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教授也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不在扩招,要革除就业难的症结,必须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普及社会保障、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下功夫。

“现在制造业占的比重还是很大,第三产业即服务行业占的比重很小。这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空间。”郑功成说,“如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普及社会保障等方面下功夫,那么这个问题是可以缓解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