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理工自主招生18道面试题 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2011年02月28日15:16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自主招生 老师 考生 学好物理 原子晶体 最大静摩擦力 传导性能 正四面体 面试题 本科招生

[题16]

洗衣机600转对应的噪音,已经觉得很刺耳了,为什么?注意(1)600转对应每秒10转,(2)人的听力范围是20~20000赫兹。

答:洗衣机的转动频率与发声频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耳听到由于洗衣机转动而造成的空气振动频率,类似敲一下桌子能听到声音。

[题17]

石墨导电性很好,类似于金属,而金刚石完全没有导电性,为什么?

答:石墨与金刚石是同素异形体,都是由C原子组成。石墨中的C原子是平铺,相当于双手平行叠在一起,由于是叠加所以电子可以在层与层之间自由游动所以可以导电,金刚石是正四面体结构,每个端点一个C原子,像双手十指交叉在一起,电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导电。

考试现场:来自苏州中学的1号考生范俊滕在一个半小时面试中,他对自己表现很满意。在众多问题中,他认为自己对“石墨导电性很好,类似于金属,而金刚石完全没有导电性,为什么?”这道题,回答得最好。“石墨由一层层碳组成,具有电阻,所以可以导电。而金刚石是原子晶体,所以不能导电。”采访时,他自信满满又把答案跟记者介绍一遍。

不过,记者采访了出题的吴锵教授和面试的邹云教授,他们对这道题印象都不太深。听了这个结果,范俊滕有一点意外,他说:“老师要的可能不仅仅是学生的答案吧。”

[题18]

金属的电阻与食盐水的电阻相比,谁更大?为什么?

答:本题中的电阻不好比较,导体电阻与材料、长短、粗细等因素有关。若比较导电性能,则应考虑的物理量是电阻率。食盐水的电阻率大;金属是外层e的定向移动导电,而食盐水是Na+、cl- 的定向移动而导电。Na+、cl- 的质量是e的几万倍,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难,移动的过程受到其他分子的阻碍大。e质量小,体积小易定向移动。

新闻背景

自从2003年开始,我国就通过实施高校自主招生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允许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以选拔那些由高考不容易被发现的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根据教育部要求,自主招生人数不能超过自主招生面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自主招生选拔由高校自行组织,一般由笔试、面试两部分组成。

而如今的自主招考联盟,如“北约”“华约”等,是由几所大学联合起来统一命题,统一阅卷,在同一时间进行笔试,以省去考生奔波之苦。

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处副处长王虎说,这种形式的考试在他们学校也是第一次。因为考生手持各项发明成果,学校对他们免去了笔试环节,直接参加面试,而面试的形式也和以往的面试不同,以往面试是学生一个个单独面试,而这次面试是七个学生一起讨论,这在江苏高校自主招生中尚属首次。

考场之外

老师也坦承紧张,和学生都受益匪浅

关于这次面试,考官和学生都有不同感想。吴锵说事先他就跟邹云商量好,两个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所以邹云在现场会严厉地指出考生有什么不足,考生们不知道,这其实就是在考察他们的应变能力、抗压能力,“从现场表现看,没有考生被吓到。”

“上了一堂好课,我也觉得特别开心。”吴锵告诉记者,因为是第一次用这种考试方法,他当天也很紧张,注意力都放在调动课堂气氛上面,从考生的参与来看还是不错的。“我个人觉得这种方式今后还可以再尝试,如果时间再加长一些,讨论课效果也会更好。”

而考生也对这次面试印象深刻。李锦明说,考试过程中几个细节他印象特别很深,比如一次他没举手就回答问题,被老师批评“不能随便说话,一定要举手”,还有一次他站起来准备发言,说得比较啰嗦,老师就提醒他先综述一下要告诉大家什么。有一个严肃的老师,直接批评他思考问题太极端,比如题目说的是真空环境,他也要问是不是绝对真空。

一场考试下来,他明白了老师要考察的是什么,“答案不是最重要的,老师就是不断引导我们,看我们对知识掌握得是不是全面,这个考试真是挺特别的。”不过他对自己的表现不太满意,对考试结果“有点没底”。

而苏州中学的1号考生范俊滕介绍,为了能在这次面试中多一些“胜算”,他事先准备了一份自我介绍,还专门跟老师沟通,押了一些题。不过,当天面试证明,这些都白准备了。但是,南理工的面试方式,也没有让他措手不及。“我觉得学校采用的方式很新颖,老师也很和蔼。”范俊滕说,老师走进考场,就跟大家讲不用紧张,只是回答一些常识问题,用心回答,答不出来也没有关系。这句话让他放松了不少。拿到试题时,他也发现考的确实都是平时学过的知识点。

而被考官说成“数据派”的丁云广说,虽然被打击了,但他没有影响他的积极性。这次面试不是做学术报告,而是与带有探讨性质的“公开课”很相像,所以一旦有了想法,他就表达出来。他的心态非常好,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其他同学认为他没有答完整知识点,并给予补充,他并不难为情,而是抱着学习的心态认真听。

如何学好物理?检验比证实更重要

最后,记者请考官邹云教授给学生提一些如何学好物理这门功课的好建议。

邹云说:我相对擅长的是与数学相关的逻辑分析思辨。物理基本上具有这个特性,但更具有基于实验观察的分析与归纳能力,特别是构思与设计用于校验分析归纳结论的实验能力。我的学术研究中实验研究成分相对较少,因此只能较为抽象地谈一下我的看法。我个人认为学习物理时,应该将课本上的物理实验作为“检验”或者“质疑”,而非“证明”或者“证实”相对结论或定律的手段。事实上,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得到的公设或者结论一开始都是猜想或者假说,各种实验和数学分析都是为质疑这些结论及其推论而设计的,这个过程叫做“证伪”。当所有可以想到的证伪手段都不能观察到矛盾或者明显偏差的时候,这个结论就被暂时接纳为“正确”的。一旦技术手段发展了,成功地进行了新的证伪,那么原本“正确”的结论就要被修正,甚至抛弃。当然前提是这个结论是可证伪的,不是那种“信则有、不信则无”的逻辑上就不可证伪甚至不可质疑的玄学东西,科学就是这样发展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建议学生应该将自己假设为当年的物理学家,独立理解与面对当年的物理问题,进行自己力所能及的分析、归纳、猜想与证伪设计,然后与书本给出的方法体系及其解决方案进行比对,思索为什么当年的物理学家这样做,而自己是那样做?他有什么缺陷,自己有什么问题等。我个人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对既有知识体系的再发现过程,而非仅仅一个接受、理解、消化和掌握应用的过程。

   上一页   1   2   3   4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