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题1]
圆盘逐渐旋转起来,上面的小木块最终被甩出去,请从受力角度给予分析。
答:由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公式F=mω2r 。当圆盘转快了后,ω(指转动的角速度)也随之加大,当小木块与圆盘的最大静摩擦力都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时,小木块就会发生离心现象。
考试现场:考官说这个问题比较难解释,当问过之后,考生回答起来都不太容易,所以后面的第6题也就没敢问,因为类型是一样的。
来自济南一中的3号考生李锦明回答了这个问题,李锦明提出了有一个向着圆心的摩擦力,不过另一个同学却举手说摩擦力是向着相反方向的。老师见状,提出让他们进行观点辩论,每个人给出自己的理由。“讨论了差不多有5分钟,最后讨论到向心力上面了。”李锦明说,他没想到面试最后成了辩论,很有意思,不过老师一直都没有说谁对谁错,他觉得自己的回答不太好。
[题2]
解释撑竿跳过程中的能量转化问题:从助跑开始到跳过横杆后落地。
答:人的生物能 → 动能→撑杆的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动能。
[题3]
解释足球射门的“香蕉球”的产生原理。
答:流体“伯努利原理”。流速大,压强小。运动员踢球时,使得足球在飞行的同时有旋转,皮球的相对两端速度就不同,受到空气的作用力就不平衡,产生“香蕉球”。
考官解释:这个问题在现场讨论很激烈。有考生就提到了球有向前的动力,向下的重力,但是老师们提醒他,这道题目讨论的核心不在这里。
来自安徽五河第二中学的丁云广,性格外向,喜欢交流。在这次面试过程中,他发言最为踊跃。他回答这个问题时还上去画图做数据分析,提出了是有气压差。而3号李锦明换了个角度说,是因为球面不光滑,如果球面绝对光滑就不会存在这个现象,但是老师却告诉他这不是核心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在不光滑球面的基础上讨论的。而第三个同学在老师提问“为什么球两边的空气流速不同”时,答出了“球和空气的相对运动”,获得了称赞。
[题4]
给出溜溜球的能量守恒分析,以及从下向上”爬”的受力分析。
答:从上向下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下向上动: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从下向上“爬”时的受力:受到重力和绳子的静摩擦力,上爬的动力是静摩擦力。
[题5]
蜡烛中间穿孔,两端点燃,能观察到什么?
答:若蜡烛的中间轴状固定,即可动:则蜡烛的两端晃动,像跷跷板一般。若蜡烛不能动,两端都可燃烧,且下端比上端烧得快。
考试现场:李锦明参与了蜡烛中间穿孔、两端点燃这道题,当其他同学都说蜡烛会晃动,他却坚持说蜡烛是平的不会动,最后老师将蜡烛送给他,他猜自己是答错了。
记者实验:记者也找了一根蜡烛实验,从中间横穿了一个孔,然后拿一个尖棍子从孔中穿过举在手里,点燃蜡烛两端,发现蜡烛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是两端燃烧的火焰确实一大一小,但是这根蜡烛不是大小均匀,而是一头粗一头细。而记者又把蜡烛放在地上燃烧,发现蜡烛还是没有什么变化,也是不动的。
而记者请教吴宗新老师时,吴老师说,这个问题有很多可能,他解释的是蜡烛从沿着蜡烛芯穿孔后的现象,就是蜡烛是中空的。而横着穿孔他还没想到。所以这个问题要给一个标准的答案还真的不好说,有太多可能性了。
[题6]
杨利伟在太空飞行时的向心力是什么?他受到离心力作用吗?
答:杨利伟在太空飞行时的向心力是:地球对其吸引力(万有引力)。他不受离心力作用。
[题7]
什么是温室效应?有人说温室效应像地球穿了棉袄,你对此说法怎么看?
答:大气通过对辐射的选择吸收而使地面温度上升的效应。产生该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棉袄只能比较好地隔热,不能说温室效应像地球穿了棉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