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孟苏 记者陈勇摄 资料图片
东湖中学女生张孟苏,高考分数只够上个独立学院,却被新加坡一所大学预录并获得高额奖学金。本报昨日以《一个“非尖子生”的“传奇”故事》为题报道了这一新闻后,在网上引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讨论,其中仅新浪网的调查就吸引了6万多名网友自发参加。
九成网友支持“不拘一格降人才”
昨日,新浪网在转载本报相关报道的同时展开了网上调查,截至记者昨晚发稿时,已有6万多人自发参与调查,其中近93%的被调查者认为,张孟苏获得外国大学奖学金“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代表人才培养新方向”。
超过3000名网友跟帖就“张孟苏现象”发表意见。有网友表达疑问:如果张孟苏综合素质高,高考为什么只考了445分?就此,东湖中学校长王才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张孟苏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很强,功课里语文和政治成绩都不错,这次高考语文考了125分,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张孟苏的能力不能在卷面考试中得到全面呈现,高考成绩中等不足为怪。
有网友说,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不是什么名校,被这个学校预录不能证明什么。立即有网友反驳说:“唯名校论”本身就是传统落后的理念。从报道中看,张孟苏参加各种校外培优都可以成功地为自己节省学费,这点恐怕北大清华的毕业生都不能保证人人做得到吧?考高分的“尖子生”有多少人能拥有她这种能力?
一名网友留言说,他被张孟苏的故事吸引,不是看重她上了什么学校,得了多少奖学金,而是惊讶于这个“非尖子生”所拥有的综合素质,“新加坡学校看重的肯定就是她这种非常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他们的招生老师这种‘抢人才’的敏锐意识和开放的选材标准绝对值得思考和学习。”
“这个故事对大学招生是个启示”
著名教育时评人殷建光撰文表示,张孟苏的故事对我们的高中教育是个启示:不能只培养高分学生,更重要的是培养高素质学生;对大学招生也是个启示:如果我们的大学招生能够真正体现德才兼备,那么我们的基础教育就必然会重视德才兼备;如果大学招生坚持“唯分数论”,那么基础教育也必然坚持“唯分数论”。
不过有网友表示,就目前的国情而言,以分数为核心的考试制度还是最公平的选拔方式,“以现在的社会风气而言,如果不按高考分数录取而采取看综合素质的办法选拔人才,后门定会大开,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更没了机会。”
从2003年开始,我国就通过实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探索人才选拔制度改革,允许部分高校拿出一定比例的招生名额,选拔通过高考不容易发现的特殊才能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这种尝试一直在争议中推进。像新加坡高校这种“不拘一格降人才”,其实自主招生中也经常出现,但经常引起争议。“清华试图弱化一下高考魔棒,自主特招具有文学天赋的蒋方舟,社会上就出现了一片哗然。”荆楚网一篇署名叶传龙的文章如是说。(记者 高家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