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启动内幕
邓小平批驳“担心叛逃”想法
1978年12月26日,首批访问学者在中美建交前夕起程赴美,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事件,成为中国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多位当年的亲历者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决策]邓小平要求加快留学步伐
“文革”结束不久,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南海听取教育部关于清华大学工作汇报时作出了关于扩大增派出国留学人员的指示。当时在场的时任教育部外事局副局长的李琼回忆道,邓小平当时说,现在我们迈的步子太小,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大学水平,一方面要派人出去学习,这样可以有一个比较,看看我们自己的大学究竟办得如何。
“当时我们在留学生管理问题上还有些害怕,担心叛逃一个不好交代。”她说,“小平同志认为,不能把留学生圈起来,要放开手,让他们接触派往国的社会和群众。留学生不能光学习科技知识,还要广泛了解国外经济社会状况。留学生绝大多数是好的,个别人出一点问题也没什么了不起。”邓小平作出指示后,教育部不到20天就拿出了相关报告。
[谈判]13天确定留美500人
打通出国留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78年,中、美两国曾就这一问题展开过一轮艰苦的谈判。今年68岁的中国驻加拿大渥太华总领事馆原教育参赞郭仪清是当年谈判的参加者。她回忆道,中央作出扩大派遣留学生的决定后,随即派出了一个访美代表团,主要目的是落实1978至1979学年中美互派留学生的方案。
谈判之初,双方意见差距较大。谈判的另一位参加者、外交部档案馆前馆长廉正保说:“一个问题是留学生的人数。我们提出,1978年至1979年派遣500人。美国人觉得太多了。中国教育代表团是中美上海公报发表后中国派出的第一个谈判代表团,当时中美还没有建交,在两国没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各种具体问题怎样处理?情况错综复杂。”
郭仪清也表示:“对于中国留学生学习的科目,美国方面也很保守。我们想学的是理工科,而他们只希望我们去学语言。”
中国教育代表团在美国逗留了13天,由于谈判一波三折,后来代表团分成两组,一组到美国各知名大学参观,另一组留在华盛顿继续谈。最后,经过反复争取,双方达成了11项 “口头谅解”。其中明确了 “在1978至1979学年美方接受中方500名至700名留学生、研究生和访问学者,中方接受美方60名留学生、访问学者。”
1979年初,邓小平访美期间与美国总统卡特签署关于派遣留学生的正式协议。此后,中国政府和其他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定。
■院士谈首批留学经历
选拔第一标准不是政治条件
1978年,清华大学机械系讲师柳百成已经45岁了。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文革”后首批赴美的52名访问学者之一。如今已是中科院院士的柳百成以“绝大的惊喜”来形容当年的心情。
连过三关被准留美
这样的家庭背景曾让柳百成吃尽了苦头。知识分子在“文革”中被骂作“臭老九”,但柳百成一直偷偷坚持阅读书籍和期刊。
1978年11月,清华大学机械系得到一个赴美留学名额。柳百成连闯系主任口试、学校考试、教育部统考三关,最终被批准赴美。“当时选拔的第一标准是外语水平,而不是政治条件。相对于‘文革’时期,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柳百成说,“我甚至成了赴美访问学者团的总领队,这让我感觉到,一个任人唯贤的时代真的到来了。”
在机场接见外国记者
1978年12月26日上午,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在京接见赴美访问学者团全体成员。当晚,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周培源和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亲自到首都机场为他们送行。如此高的规格,让大家感到此行意义非同寻常。
当时中美尚未直接通航,访问学者团由巴黎转机赴美。在巴黎机场,中国驻法国大使告诉柳百成:“我们得到消息,在纽约机场有外国记者要采访你们。你们是否接受采访?”柳百成和其他人商议之后决定:“接受。”他们在纽约机场灯火辉煌的接待大厅里对几十名西方记者宣读了他们起草的声明。
首次接触电脑
柳百成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习了两年,他最深的感受是,美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令人惊叹:“当时我还没见过计算机,而在美国房东家里,三年级的小学生都有了一台苹果电脑。”柳百成认为,留学经历对他的学术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版稿件均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