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沙特阿拉伯吉达出席国际能源会议并讲话。 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正在沙特阿拉伯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2日应邀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在吉达举行的国际能源会议并发表讲话。讲话全文如下:
在沙特吉达举行的国际能源会议上的讲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习近平
(2008年6月22日,沙特阿拉伯吉达)尊敬的阿卜杜拉国王陛下,尊敬的苏尔坦王储殿下,各位部长,女士们,先生们:
在我对沙特阿拉伯王国进行正式访问之际,很高兴应阿卜杜拉国王邀请出席本次会议。首先,我谨对国王陛下和沙特政府为会议所做的周到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谢!
诚如我们所知,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全球经济出现了新的不确定因素,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这个局面,对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都是严峻挑战。全面把握和合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包括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对话和合作,综合采取措施。在这个背景下召开这次会议,大家共同研究探讨稳定国际石油市场生产、供应、消费等重大问题,是非常及时的。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对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能源问题是全球性问题。促进世界能源供求平衡、维护世界能源安全,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为保障全球能源安全,国际社会应该树立和落实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
——深入开展能源开发领域的协商和合作,加强能源出口国和消费国的对话和沟通,强化能源政策磋商和协调,促进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维护合理的国际能源价格,满足各国发展对能源的正常需求。
——全面加强先进能源技术的研发推广,促进各国提高能源节约能力、利用水平、使用效率,推动洁净能源、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技术合作,建立清洁、经济、安全可靠的世界能源供应体系。
——共同营造能源发展的良好国际环境,携手维护能源生产国的局势稳定,保持国际能源市场正常秩序,抑制市场过度投机,确保国际能源通道安全和畅通,推动形成长期稳定的能源生产、运输、消费格局。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既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能源生产大国。中国的能源主要靠国内供应,多年来能源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国能源消费增长较快,但总体水平依然较低,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人均石油消费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石油人均进口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7%。
中国是国际能源合作负责任的积极参与者,在国际能源合作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中国将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行可持续的能源战略,努力为促进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维护世界能源安全作出积极贡献。我们在能源发展中将始终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坚持节约优先。中国将坚持实行能源开发和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大力开展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研发推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中国已明确提出到201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的目标,我们将采取一切措施实现这一目标。各位知道,今年6月20日,我国调整了成品油价格,这有利于增加国内成品油供给,保障市场供应,并促进石油资源节约。
第二,坚持立足国内。中国将坚持依靠国内增加能源供给,稳步提高供给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能源的需求。中国作为能源需求结构以煤炭为主的国家,国内能源供应仍有巨大潜力。中国煤炭资源丰富,大量水电资源尚未开发,核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刚刚起步,还有很大发展余地。燃料乙醇、甲醇、二甲醚以及煤炭液化等替代能源发展前景广阔。
第三,坚持多元发展。中国将有序发展煤炭,积极发展电力,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鼓励开发煤层气,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合理发展替代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多种能源互补,保证能源稳定供应。
第四,坚持依靠科技。中国将大力推进能源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破能源发展技术瓶颈,开创能源开发利用新途径,增强发展后劲。
第五,坚持保护环境。中国将着力建设生态文明,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兼顾经济性和清洁性的双重要求,积极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在发展中实现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
第六,坚持互利合作。中国将本着对人类、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在平等互惠、互利共赢的原则下加强同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合作,同世界各国一道,为促进世界能源供求平衡、维护世界能源安全而共同努力。
女士们,先生们!
我相信,只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我们就能不断促进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为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