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从环资指标看压力
上下游联动,使生活和生产方式更匹配,真正实现节能环保
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全国人大代表坦陈,作为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地区,资源环境约束指标压力比民生指标的压力更大。“抱怨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太紧,体现的是一种惯性思维,即依靠资源环境发展理所当然。这种逻辑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时候了!”贾康说。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州长刀林荫代表认为,资源环境类的约束性指标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只会约束那些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当前的转方式、调结构,就是要大力发展环保绿色产业,高污染、高耗能、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的产业一定要停下来,我们要追求绿色GDP。
贵州省长赵克志代表说,贵州工业化、城镇化落后,加速发展是第一位的。但“快”的前提是“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解决发展中的高能耗、短链条、低效益、不协调等问题,真正实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王君正认为,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的明显增多,对各地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既是监督,也是指导。再也不能片面追求GDP的增长而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了,那样的发展将无以为继。“发展经济并不是非得靠高污染、高耗能工业。各地应该从实际出发,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产业、清洁能源、现代服务业等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同样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甚至是更高、更绿、更可持续的增长。”
“要实现资源环境指标肯定有压力,要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引进新的技术设备。只要沿着这样的思路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目标。从长远看,资源和能源消耗降低了,成本就降低了,效益就提高了,发展的质量和动力就提高了,企业发展会更好。”贵州开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屈庆麟代表指出。
贾康指出,资源环境指标的约束性意义在于,今后经济发展的“参数”变了,变成了“绿色参数”。他建议,要通过经济杠杆来实现资源环境指标的约束性。“目前已在新疆试点的征收5%资源税,就是告诉人们,不能再以挥霍资源环境为代价,资源产品更金贵更稀缺,要不断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资源税这个经济杠杆,可促使产业链上游的资源企业集约化、精细化开采资源;中游企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和改造,因为受资源价格上涨制约,谁技术先进,谁就占得市场先机;下游最终产品的使用也将促使消费者生活方式转向低碳。代表委员们表示,这样的上下游联动,使生活和生产方式更加匹配,从而真正实现节能环保。
从指标匹配看落实
不能仅仅对结果进行考评,还要加强对过程的监督和评估
代表委员们强调,指标设立容易,但真正落到实处需要做的配套工作还有很多。
吕薇认为,分配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应考虑各地差异。例如东部制造业发达地区和西部资源丰富地区,就应区别对待。资源丰富、环境容量较大的西部地区,还可以发展一些重化工业。但前提是必须做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测算,并有具体的分配标准和分配办法。
“12项约束性指标要细化分解才具有可操作性,要加强全过程监管才能落实好。”吕薇说,应形成一整套长效机制,避免出现类似去年的情况:一些地方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通过“拉闸限电”来冲刺。
吕薇表示,在实施4项新增约束性指标时,应有一整套完善的方案,充分考虑各种情况。以保障房建设为例,要有目标、原则、具体方案设计,要明确资金来源及运作主体,要确定保障范围、保障重点、分配方式、退出机制等。实施这些约束性指标,不能仅仅对结果进行考评,还要加强对过程的监督和评估,并引入第三方来参与这些工作。
对此,贾康也强调,“规划规划,不是墙上一挂。”对于分解指标是不是在各地区各行业都合适,每一年要有动态的考评,根据实际不断加以校正。
“在具体指标方面,以研发投入比重为例,要完成‘十二五’继续提高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指标,一要加大财政投入,二要用政策鼓励社会投入,还要加大管理监督力度,把钱用好。”齐让说。
“目前,我国的研究开发支出强度居发展中国家首位,总量居世界第四。要在增加投入的前提下,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特别是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的利用效率。”吕薇说。
贾康指出,当前是我国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在不断改善民生这个大方向上,我们要尽量减少使用驾轻就熟的行政手段,而要着眼长远,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通过持续推进改革,来解决发展中的难题。
代表委员们表示,规划草案中的约束性指标指向的正是我们发展中需要着力解决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因此,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把各项指标尤其是约束性指标落到实处,就必须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兼顾,改革创新。(记者 余建斌潘少军王莉 张烁 胡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