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到了转型期 十二五M2增速应控制

2010年11月16日11:33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吴晓灵 货币超发

  

本刊记者 曹海鹏 摄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谈佳隆 上海报道

通胀预期已空前强烈,“人民币超发”又添舆论忧虑。

那么人民币到底有没有超发?超发了多少?应该如何计算才能得出最准确、最真实、没有争议的数字?

恐怕很难。

近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灵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在过去30年里,人民币真实的超发量是很难测算出准确数据的。”

超量货币可被吸纳空间已缩小

目前,M2(广义货币)增速快于GDP增速与通货膨胀率之和是当前经济学界和广大民众对于货币超发的担忧依据之一,特别是近两年央行维持较低利率水平,使得银行储蓄被“毛”得太快的忧虑渐起。

那么,中国目前的货币供应量是否合理?中国经济能否消化过快的货币供应量?

对此,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早在1991年就曾经提出货币化的理论模型,解释为什么中国改革过程中货币增长率远远大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

根据易纲的研究结论,超量货币被商品市场化吸纳,这一看法已经被学界等广泛接受,吴晓灵也赞成这种观点。她坦言:“超量的货币到哪里去了?过去30年超量的货币都被我们的商品市场化,被很多产品的市场化吸纳了。”

吴晓灵表示,在计划经济时代,只有消费品是投入到流通当中的,而生产资料和资产是不进入市场的。而这30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就需要货币的供给和扩张。

特别是在过去10年,生产资料的市场化正在不断深化,包括土地和房地产的市场化改革,矿产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包括证券市场在内的各类金融市场建设都很大程度上吸纳了央行超额的货币供给,这也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中国经历了一段高增长、低通胀的时期。

然而,吴晓灵也坦言,到现在为止,尽管商品市场化的过程还没有全部完成,但也到了一定的阶段。“今后,我们的金融是否还可以完全以银行主导和超量货币供应的方式来推动经济服务?应该到了一个转型的时候。”

“十二五”M2增速应控制在14%以内

根据吴晓灵向《中国经济周刊》提供的数据显示,2001年—2003年间,中国M2增速16.6%,GDP增速为9.8%,CPI增速为1.4%,M2增速超出GDP增速与CPI增速之和5.4个百分点;2005年—2007年间超出2.8个百分点;2008年—2010年9月超出9个百分点。

吴晓灵坦言,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到,与前两个时期相比,最近两年的货币超发表现得比较明显,是因为采取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面临着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时候,我们在保增长、调结构、控预期这三个目标的协调当中,管理通涨预期应该日益迫切。”

针对未来一段时期央行货币政策的方向,吴晓灵建议,必须要对M2的增速进行积极的调整来应对通胀压力。如果“十二五”期间GDP增速为7%~8%的水平,如果容忍因理顺价格需要的通货膨胀率为4%,再为商品市场化留1%~2%的空间,则未来的M2应保持在13%~14%左右。但为了能够消化近两年货币的超发,则M2的增速还应逐步收窄。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