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学习问答

2014年03月18日10:42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政府工作报告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李克强

66.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有哪些新举措?

当前,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利益调整和体制约束的矛盾更加凸显,要在坚持既定思路、巩固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处理好政府保基本与市场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的关系,在健全医保、规范医药、创新医疗并实现“三医”联动上下功夫,以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精神,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上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2014年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我们已经建成了一个保基本、广覆盖的全民医保安全网,但仍是低水平的,要继续完善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职工医保三项制度,在稳定参保率的基础上,健全政府、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的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机制。201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20元,人均新增补助40元,个人缴费标准相应提高。

今年医保的一个重点是推进大病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大病保障的补偿主要针对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补偿后发生的需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实际支付比例不低于50%,按费用高低制定支付比例,费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目前各地多从个人负担较重的病种起步,也有的地方探索了按费用报销的方式。大病保障的病种除儿童白血病等20种外,今年再将儿童苯丙酮尿症、尿道下裂纳入大病保障范围。大病保障的筹资和运作是将基本医保与商业保险有效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具体主要是从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或额度作为大病保险资金,采取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大病保险的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筹资标准因各地发展水平不同而异,统筹层次可以是市级,也可以是省级,但总的趋势是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标准。

另一个重点是构建医疗救助制度。各级地方政府都要通过财政投入和社会捐助等多渠道,尽快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同时,扩大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提高针对特殊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水平,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医疗费用救助比例达到60%,全面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还应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和慈善团体积极参与医疗救助。

还要抓紧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2014年在所有试点县和试点城市的公立医院推开。加快推进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在提高基本统筹层次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以及跨省就医结算系统,今年要在所有省推开并规范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在15个省份100个地市开展跨省医保即时结算试点。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推进省际异地就医费用结算服务。稳妥有序做好三项基本医保管理职能整合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率先探索城乡统筹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第二,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紧紧抓住破除“以药补医”这个关键环节,在建机制上下功夫。一是扩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范围。重点是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在第一批311个县(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再增加700个试点县(市),使全国覆盖面达到50%以上,覆盖农村人口5亿人,明年要全面推开。同时,拓展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研究制定实施方案,今年确保每个省份至少有1个试点城市。二是探索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既要遏制医院的创收冲动,又能形成规范的医院经费保障机制,使医院关注点转到改善医疗诊治、提高服务质量上来。推进公立医院去行政化,逐步取消行政级别,今年底以前卫生计生部门负责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医院行政领导职务。探索股份合作、共建、委托管理等多种运营方式。研究制定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政策。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推进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建立标准化收费制度,加强预算收支和成本管理,完善医保支付机制,同时建立对保障医院公益性的监管考核机制。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改革后的公立医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取消药品加成后减少的医院收入,主要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以及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来承担,不能增加患者负担,要防止医院通过大处方、提高检查费来弥补药品收入的减少。各级地方政府根据情况建立合理的补助机制,中央财政对试点地方给予补助。四是全面推行便民惠民举措。要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优化诊疗路径、实行预约挂号、先看病后付费等,不断改善就医环境。

加快健全分级诊疗体系,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新秩序。今年要制定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办法,在部分城市开展试点。同时,要积极探索医疗联合体、医疗集团等体制模式,深入推进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建立城市医生下基层长效机制,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移。同时,发挥医保差别化支付的利益杠杆作用,引导病人看病从基层看起。

第三,探索社会资本办医新机制。今年要着力简政放权、放宽准入,清理取消各种不合理的前置审批,规范和公开医疗机构设立的基本标准和审批程序,加大对社会办医在土地、投融资、财税、价格、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确保非公立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准入、医保定点、职称评定、等级评审、科研立项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推进国有企业所办医疗机构改制试点。加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今年要出台实施细则,消除阻碍医师自由流动的不合理规定和隐性壁垒,完善鼓励多点执业的政策措施。修订中外合资合作办医管理办法,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

第四,巩固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和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医改,要继续在抓基层打基础上下功夫,同时加强上下联动,使基层医改与公立医院改革协调推进、互相支持。各级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继续向基层倾斜,加强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软硬件”能力建设,筑牢网底。2014年要在基层医疗机构大力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扩大购买服务范围,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新农合。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开展基层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与居民签约服务。重视落实乡村医生养老等政策,制定提高偏远、艰苦以及少数民族等特殊地区执业乡村医生待遇的措施。

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有序推进村卫生室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制度,提高二、三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量,鼓励公立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在完善基本药物采购配送等办法的同时,继续深化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和集中采购办法,增强医疗机构在采购供应中的参与度。

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实施就医“一卡通”。加强面向基层偏远地区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在15个省份、45所大型医院开展示范。建设全员人口信息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推动医药卫生与医保信息互联互通,建立国家综合管理平台和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50%的区域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形成完善的群众看病就医和医保信息网。(苑衍刚)

67.落实好“单独两孩”政策要注意哪些方面?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问题,是关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改革攻坚期,人口形势更趋复杂,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相互交织,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计划生育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作出了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大决策,为今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必须全面把握政策出台的背景

落实好“单独两孩”政策必须全面把握我国人口的基本形势和发展趋势,正确认识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关系。

首先,从历史看,实行计划生育是符合国家发展总体要求、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战略选择。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全国总人口迅速从5.4亿增长到1970年的8.3亿,年均自然增长率高达20.5‰,人口快速增长与现实生产力水平的矛盾非常尖锐。20世纪7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作出在全国城乡实行计划生育的重大决策。1982年党的十二大进一步将计划生育确立为基本国策,2002年正式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40多年来,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创造了较长一段“人口红利期”,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力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状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次,从未来发展看,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人口多、人均资源少、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根本出发点。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总人口还将持续增长,预计2030年前后达到14.6亿左右的峰值。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居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资源刚性需求将持续增长。从总的趋势看,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压力不会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改变。这就决定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不能动摇。

第三,从现实看,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是顺应人口发展新形势、符合人口发展规律、合乎民意的重大举措,是在新的起点上推进计划生育工作的战略部署。新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形势发生了重大的转折性变化。生育水平稳中有降,人口增长势头明显减缓,如不采取有效措施,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后将出现较快减少。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开始下降,2012年比上年减少345万人,2023年后年均减少800万左右。老龄化进程加快,目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亿,预计到2030年将翻一番。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难下,2013年达117.6,严重偏离正常范围。家庭规模持续缩小,2010年全国户均3.1人,比1982年减少了1.3人,家庭的传统功能有所弱化。面对这些新情况,及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进程,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有利于逐步实现国家政策与群众意愿的统一,增强家庭养老照料功能,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必须稳妥扎实有序推进

生育政策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落实好“单独两孩”政策,必须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同时,按照总体稳定、城乡统筹、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的原则,周密安排,加强服务,做到“三个确保”,即确保政策实施过程风险可控,确保生育水平不出现大的波动,确保人口总量控制在既定规划目标之内。

第一,科学制定方案、遵循基本程序。国家对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方法、步骤有明确要求。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计划生育工作基础不同,人口发展不平衡,必须在国家指导下,从实际出发作出安排。各地要摸清目标人群底数,科学预测人口变动趋势,认真制定中长期规划和政策实施方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全面评估当地人口形势、计划生育工作基础及政策实施风险的情况下,制定“单独两孩”实施方案,报国务院主管部门备案,由省级人大或其常委会修订地方性法规或作出规定,依法组织实施。

第二,加强宣传引导、准确执行政策。要针对群众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符合什么条件能生、什么时候能生、怎么申请再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如何衔接等问题,做好宣传解读。对符合政策条件、提出申请的育龄夫妇,要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引导他们合理安排生育间隔,做好再生育审批,决不能人为设置障碍。对不符合条件的,要耐心疏导,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对违法生育,特别是弄虚作假、骗取再生育服务证的,要严肃查处,严格控制政策外生育,特别是多孩生育,确保政策贯彻执行不打折扣、不走样。

第三,加强风险防控、保障公共服务。生育政策调整,给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带来了一系列新课题,涉及卫生计生、教育、民政、公安、人社等多个部门,必须未雨绸缪、加强前瞻性研究,做好政策实施前后有关措施的配套衔接。建立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影响评估机制,促进经济社会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衔接。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形势研判,准确把握出生人口变动趋势,完善出生人口信息报告制度,建立出生人口监测和预警机制,加强对各地的督查指导。各地要着重防范出现思想松懈、工作滑坡、出生堆积等问题,不得随意扩大政策适用范围,不得自行其是。

三、必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在新形势下,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任务更重。必须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依法行政、综合治理、强化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服务促管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第一,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要优化整合、合理配置服务资源,切实做好孕产期保健、助产服务。政策实施后,高龄产妇会有较大增加,要特别加强指导服务,落实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完善出生缺陷预防工作机制。同时,随着人口流动频率加快,特别是大城市的人口压力逐步增加,必须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把流动人口纳入当地计划生育服务范围,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以人口信息化带动计划生育工作规范化,巩固和深化全国“一盘棋”机制。

第二,积极促进人口结构平衡。坚持标本兼治,切实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健全区域协作机制,依法打击“两非”行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扶助制度,做好老年人医疗卫生保健,健全老年健康支持体系。扩大幸福家庭创建活动试点范围。在优生优育、青少年成长、家庭保健、养老保障等方面,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的家庭政策体系。

第三,不断提升计生工作水平。要按照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进一步简政放权,从体制机制层面着力解决违法侵权、办证难等突出问题。要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简化办事程序,加大监督力度,切实改进作风、转变工作方式,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关怀计划生育家庭,关注独生子女身心健康,关爱女孩健康成长。妥善解决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生活照料、养老保障、大病治疗、精神慰藉等问题。要更加注重利益导向。继续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西部地区“少生快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等三项制度,落实各项法定奖励优待政策。加快推进《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规范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做好信息公开。要更加注重宣传引导。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防止负面炒作,营造政策实施的良好舆论氛围。(林秋朔)

68.如何促进文化改革和发展?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一定能建成现代化文化强国”。面对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形势要求,文化改革和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必须坚持正确导向,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多样、更为优质的文化体育服务,让全社会文化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

一、必须抓住有利契机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深入持久地抓好宣传教育,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对象化、接地气,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行动的良好氛围。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着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确保导向不变、阵地不丢。进一步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支持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开展经营管理人才分批次培训。加快推动国有文化企业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合格市场主体。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完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推进人事、社会保险等制度改革。推动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提高服务水平。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文化宏观管理能力。

二、进一步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以“完善体系、提升效能、促进均等”为重点,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扩大公共文化服务有效覆盖。加快建立统筹协调机制,推进文化立法,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标准。继续推进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坚持重心下移,加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完善对口援疆援藏机制。完善政府购买服务长效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社会化。深化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作,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动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倡导全民阅读,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推进年”活动,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大力推动文化产品创作生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活动,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艺术作品。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紧紧围绕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做大做强正面宣传,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强大舆论支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价作品的最高标准,正确处理好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不同观点和学派的充分讨论、不同品种和业态的积极探索。加强文艺理论建设,把文艺评论作为推动文艺创作的利器,实现文艺批评与创作的良性互动。加强对文化艺术活动指导,杜绝豪华铺张、过多过滥等不良风气。推动艺术院团和优秀剧目深入基层,扩大优秀作品的覆盖面与影响力。

四、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

加快文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文化创作以及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促进与旅游、科技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聚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快技术升级和现代化转型,加速广播影视与科技的融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更新能力;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升级改造,培育文化品牌,延长产业链条,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大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推进文化产业的内容生产、艺术形式、体制机制、技术手段和发展业态不断创新。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一批骨干龙头企业,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为民间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制度保障,实现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多元化,形成良性竞争、富有活力的文化产业格局。积极培育文化市场,创新商业模式,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不断提升文化消费水平。

五、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

着眼于塑造和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坚持依法保护、科学保护,遵循规律、创新方式,加强文物保护力度,开展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继续实施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推进大运河、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推动制定文化保护、博物馆建设等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整体性、生产性保护机制,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基础设施试点和数字化管理试点项目,加大古籍普查和保护力度,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再上新台阶。

六、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

坚持政府统筹、社会参与、官民并举、市场运作,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统筹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开展“中国梦”的对外文化宣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配合国家外交战略,积极利用双边和多边机制加强与周边国家、深化与欧美地区、拓展与阿拉伯和非洲国家、推动金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开展海外“欢乐春节”等品牌项目,加强对各国汉学家工作,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文化贸易平台建设,积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依法吸收外资进入文化领域,支持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文化非营利机构参与文化走出去,支持海外华人、中资企业等做传播中华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使者。广泛开展人文交流,支持孔子学院建设综合性文化交流平台,办好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鼓励地方政府、社会组织、中资机构等积极参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七、推动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发展

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全民健身体系建设,加大各级政府财政、彩票公益金投入力度,重点落实县级财政投入。探索建立全民健身体系考核评价办法,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规范化、服务信息化、基层文化体育协管员制度长效化建设,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和全民健身理论研究。进一步完善“大群体”工作格局,督促各级政府履行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职责。充分发挥和强化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体育功能,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雪炭工程”,布局建设社区(乡镇)多功能运动场地。开展第四次国民体质监测和城乡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状况年度抽测,培育公众的体育健身意识,提高全民健身科学化水平。创新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推进足球、篮球、排球、武术、田径、游泳等项目在校园的普及。以备战里约奥运会为重点,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力争取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积极做好申办2022年冬奥会工作。进一步推动和加快体育产业发展,发展体育休闲市场,努力开发竞赛表演市场,积极培育体育服务市场,大力促进服务贸易,推动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扩大体育产业规模。积极扩大中低收入群体的体育消费需求,提供多层次高品质的大众体育服务。推动体育产业与文化、旅游、科技、传媒、电子信息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复合经营,做大做强体育旅游博览会,继续做好体育彩票工作,促进体育旅游、体育媒介、体育会展、体育影视等相关业态发展。(王卓明)

   上一页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