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与老板坐在同一张谈判桌前,普通员工为自己的劳动所得及权益与资方唇枪舌剑,在这样的权利话语博弈中,老板最终妥协,与企业员工达成工资上涨协议——这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描绘的一幅劳资双方公平谈判博弈的场景。
虽然,这样的场景对大多的中国普通劳动者而言,还过于奢华,但欣喜的是,在“用工荒”的背景下,这样的场景已开始不断在浙江企业出现。
工资不再由老板说了算
“最近,柴米油盐都在涨价,工资能不能也涨点啊?”
“如果经营正常,今年职工能涨多少工资?”
“给你看组数字:2009年,我们一线职工月平均工资为2006元,去年,增长到每月2103元。今年公司已经有了调整目标,相比2010年,职工工资实际增长将超过5%以上。”
这番对话来自3月17日浙江一个工资集体协商的现场。当天,杭州市萧山区工资集体协商“百日要约行动”首个镇街动员会在党湾镇浙江奥展实业有限公司举行。由企业工会职工代表大会讨论产生的职工代表,和企业方代表,面对面就职工工资增长等问题展开协商。
工资集体协商“说得通俗点,就是‘工资谈判’,教工人如何与企业老板‘讨价还价’。”杭州市总工会法工部部长谭牡频解释说。
在萧山此次工资集体协商过程中,先是由企业工会向企业行政部门发出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要求职工代表和企业行政方代表就劳动报酬、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和职工培训等进行协商,企业在规定时限内准备好企业销售、利润情况等相关资料作出回应,然后开展面对面的集体协商。经过“谈判”,最后确定“今年最低工资增加25% ”,并由职工代表和企业行政方代表在工资协议上签字。
“工资协商了,大家能清清楚楚看到工资、福利的增加,上班也会更安心。”奥展实业职工代表陈俊杰对工资协商结果很满意。
“对留人、招人都很给力。”公司董事长黄成安也认为,职工的频繁流动让企业付出了很高代价,工资集体协商有助于留住人才,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据统计,截至目前,杭州全市已签订集体工资协议13500份,覆盖企业34488家、职工129.5万名,其中签订区域性行业性工资协议1510份,覆盖企业22498家、职工43万名。
在浙江全省,工资由老板一人说了算的状况也在改变。浙江省总工会常务副主席金长征介绍说,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浙江已广泛覆盖,并初步形成了企业协商重点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行业协商重点制定统一的工时和工价标准,区域协商重点解决职工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企业协商谈增长、行业协商谈标准、区域协商谈底线”的工资协商模式。
据悉,按照这一模式,浙江已有近850万名职工实行了集体协商定工资,涉及企业达到13.22万家。
金长征说,像“缝制一条裤子多少工钱”、“给衬衫上个领子有多少工钱”,这类以前由企业老板一个人说了算的工价,逐步被工价协商取代,“一线工人走到了前台,和老板协商共决每一道工序的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