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为什么这些东西没涨价
今年7月以来,CPI逐月上升。物价上涨的势头让老百姓绷紧了神经,不过在通胀形势下,也有许多价格未曾变动的物品。大到电脑配件、自行车,小到食盐、肥皂。为什么这些东西没有涨价,是因为它们更“抗通胀”吗?专家告诉我们,市场充分竞争,行业利润空间大,技术革新快等等,都是原因。
电子产品同款产品一个月一个价
1992年,潘富泽成了国内最早一批手机拥有者。那时手机还叫“大哥大”,日本进口的,花了3万多,当时生活已经很滋润的潘富泽,月收入也才1万多元。后来,他差不多每年都换手机,摩托罗拉、爱立信、西门子、三星、诺基亚都依次用过,并且越用越便宜。现在手上的是5000多块的苹果手机,不过他的月收入已超过几十万元了。
“用摩尔定律基本上可以概括电子产业的发展规律。”IT分析师洪波说。简单来讲,就是指约隔18个月,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便会增加一倍,价格随之下降。
洪波表示,尽管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是特别恒定,但大致还是会符合。“苹果iPhone几乎每年都升级一次。就苹果公司而言,新产品出来,老iPhone将要停产,而iPod会对应降价。”
洪波分析说,由于整个电子产业都受同样的规律支配,降价都厉害,“PC、笔记本、数码相机、手机……同一款的话,都是一个月一个价码。”
电子产品主要能体现价格的不是物质产品,而是知识产权。洪波认为,所以电子产品的价格很难说受到现实物价波动,或受外部其他产品涨跌影响。目前,整个行业里利润率最高的就是苹果公司,知识附加值、品牌附加值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能影响到原材料涨跌的部分,占比很小。”洪波表示,“在通胀背景下,单此一点就能将电子产品同农产品和稀缺资源等等区分开了。”
电信资费话费逐年降 降幅约一成
高与行觉得家里的固话收费“人性化”了许多。“改成套餐以后,长途费减半。一个月也就打个七八十块。”而1988年刚装电话那会儿,基本上不打长途,话费也要30元。“那时的月收入可只有170元。”
如果对手机话费稍加注意,她的感受会更明显。
“近三四年,电信资费降幅比较大,都在百分之十以上。政府调控从2005年开始就很厉害了。”通信行业专家项立刚表示。
2005年,信产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出通知,对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等四项业务实行上限管理。2008年,又发布《关于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的通知》。2009年,将固定本地电话的定价权交到了运营商的手中。今年5月,工信部、发改委又联合下发通知,核心内容是将移动本地电话定价权交由运营商,鼓励运营商通过“单向收费”等手段降低资费。
项立刚表示,“政策可调控,说明有利润空间。”
“设备日益更新,技术成本在降低。”项立刚举例说,以前用电缆,可以接十几路电话,现在用光缆就变成几万路。价格上,一芯公里(光缆的长度计量方式)光缆过去要400多块钱,现在几十块钱就可以。
不断增加的用户量是另一方面。“运营商每年近一个亿用户的增长速度意味着,资费还有下降空间。”
汽车桑塔纳也曾能抵好多房子
A君感慨:世道变了啊,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桑塔纳包牌20多万,可以买好多房子了。现在车价降到6万左右,按房子的售价又可以买好多桑塔纳了。
与车价降低相对比的是,汽车销量出现井喷式增长。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刺激政策,用一系列补贴拉动汽车消费。2009年全年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0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2%。但有分析报告因此担忧,待政府刺激退出后,明年销量会否下滑?利润率会否出现拐点呢?
汽车行业分析师钟师认为,汽车行业的利润率还是在往上去。“平均利润的具体数字,大多汽车企业缄口不谈。但看到厂家动不动就降个一万、两万,定价肯定比较高。价格降到10%,降得起,可以推断会有20%-30%的利润率在里面。”他表示,制造行业里,利润率比汽车高的不多。
每一次,当钢材、橡胶、塑料等原材料价格向上,汽车却并没有涨起来,为什么?较大的利润空间就是答案。“比如有些副食品,利润空间薄,比较刚性,下面顶一下,上面价格就抬一抬。但汽车可以在利润空间里把这部分成本消化掉。”钟师解释说。
汽车企业甘愿降价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这个市场是充分竞争的,且竞争激烈,这个是前提。”钟师认为,汽车价格波动,与外界关联不大,关键在对手的动作。要看池子里有多少对手,斗兽场有多少角斗士在玩。
“现在汽车行业竞争性非常强,完全可以吸收通货膨胀的外界影响。”钟师表示。
家电 5年价格就差了个“0”
小窝儿说,15年前家里买了台长虹29英寸画中画,花了近7000元,当时长虹牛气冲天地宣布:这是最后一次降价。事隔几年,他家又换了台尺寸更大点的电视,不过2500元。
“家电产品的价格的确走一个下降路线。”家电市场研究专家陆刃波表示,这在电视、滚筒洗衣机、大冰箱、热水器、电饭煲、微波炉上,都表现得十分明显。“5年前,42英寸的平板电视得5万块,现在,5000块就能买到。”
“随着技术成熟,掌握技术的人变得更多,规模也在扩大。”陆刃波说,这是家电价格所以能一降再降的利润空间所在。1993年,三星首先研发出液晶技术,两年后,松下买下了等离子技术。作为缺失显示屏等关键技术的国内企业,也在试图通过各种渠道涉足上游产业,许多厂商都把面板产业作为战略规划重点。
市场的激烈竞争是另一个因素。上世纪90年代由于供过于求,落后企业不断被兼并、重组或淘汰。1995年后,降价竞争不断,生产、销售规模逐渐向大企业靠拢。2001年,行业进入到新的变化周期。随着平板显示技术和数字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原有产品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战愈演愈烈。
不过在陆刃波看来,将价格战称为“价格回归”更妥当。他透露,现在家电普遍毛利在30%或40%,利润率则在5%-8%之间,均有所收窄。同时,国内家电品牌集中度也在提高,品牌前三名占据了市场一半份额。“企业谋求生存和发展,技术革新,产品也会相应变化。家电产业受货币连带影响很小,价格只会降不会升。”(本报记者刘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