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中俄能源合作超越买卖关系
本报记者/刘言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俄能源合作开始提速。目前,两国在能源领域已进入长期战略合作的新阶段,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中俄能源合作已从简单的买卖模式向更高层次的生产合作与相互投资方向发展。
核能电力都有交集
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化,中俄能源合作所涵盖的领域日趋广泛。核能发面,中俄两国最大的经济合作项目——— 中国江苏连云港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的两台机组已经投入运行,目前正在开展二期和三期4 台机组的扩建工程。与此同时,中俄两国将在建设浮动核电站、核应急研究及铀矿勘探等7 个领域扩大合作,开拓新的核能合作领域。
电力方面的合作也在稳步推进。2005 年7 月,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与俄罗斯统一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根据双方合作计划,俄罗斯远东电网准备加大电能的产出,分阶段向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供电。中俄双方在煤炭领域的合作也展现出活力,双方2009 年的投资额已经达到10 亿美元。就在几天前,俄罗斯能源部方面还透露,俄拟邀请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参与该国的“煤制油”项目。
除了建设石油管道外,中俄两国还在推动天然气管道的建设。2006 年3 月,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与中石油在北京签署了《天然气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该协议,俄方计划修建东西两条通往中国的天然气管道,从2011 年起对华出口天然气。两个项目完成后,中国每年可以通过陆路进口约300 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从买卖关系到资本合作
随着合作领域的深化,中俄能源合作模式不断创新。双方已经不局限于下游企业零星的点式合作,而开始转向大型项目由政府出面、上下游兼顾的全面合作。
2009 年10 月,注册于中国香港的俄罗斯能源投资集团旗下子公司———中俄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正式出资收购俄罗斯松塔儿石油天然气公司 51%的股权,从而取得了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两块储量达600 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田的勘探开采权。本次收购被舆论认为开创了中俄能源资本合作的先河。
有关专家认为,中俄作为能源资源大国和能源消费大国,将成为推动东北亚油气合作的核心力量。通过加大对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能源项目的合作开发,两国有可能逐渐形成经济上的“共生”关系,从根本上实现东北亚地区生产力要素的优势互补。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姜毅对《世界新闻报》记者说,中俄能源合作潜力巨大,但同时也存在可能诱发摩擦的因素,这需要两国不断磨合。
一方面,两国在战略利益层面可能发生摩擦。俄罗斯推行的是均衡化的能源战略,希望油气资源能够“一女多嫁”,既想卖给中国,又想卖给日韩等国。中俄原油管道之所以谈了十几年,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两国的经济利益可能出现分歧。“俄罗斯不希望仅仅出口能源,而是要深入到下游市场,通过原料出口换取深加工技术。像原先说的想在中国境内建加油站,就体现了俄罗斯的这种考虑,但这必然会触及中国的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