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视频播放位置
下载安装Flash播放器向海而兴开海则强
1979年,百事可乐香港业务代表李文富给深圳市政府写了一封信,表达想到深圳投资建厂的意愿。因为当时香港汽车不通深圳,此后一年多,李文富常常骑着自行车到深圳洽谈合作。1981年百事可乐在深圳蛇口建厂,成为落户深圳经济特区的首家世界500强企业。近三十年后,这个被自行车“驮”到深圳的跨国企业已经在中国各地先后建立了40多家合资或独资企业,总投资超过10亿美元,中国成为百事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和生产基地。
李文富和百事的故事是那个变革大时代的缩影。活的制度和创新思想吸引着一大批外资企业扎根特区,敢想敢干、锐意进取的企业家精神也助推着时代和制度的变迁。
时至今日,对外开放已是基本国策,然而在经济特区建立之初,发展对外经济的争议和困难却一直不断。上世纪70年代末,经济特区最早定位是出口加工区,然而要突破外贸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制度瓶颈,遇到的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1981年10月中央提出关于外贸体制改革的设想,决定下放一部分经营权,继续试办企业或企业联合体直接经营出口等。在下放经营权的刺激下,深圳等经济特区外贸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接下来,外贸企业的外汇问题却显露出来。为此国家进出口委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着手制定条例,允许境内机构按照规定持有一定比例的留成外汇。由于外汇牌价与进出口商品价格脱节,造成企业出口亏损,进口赚钱,尤其是自负盈亏的进出口贸易公司,如果汇价得不到补贴,经营将十分困难,企业要求早日实行新贸易汇价。为改革汇价制度,国家进出口委牵头,六部委成立汇价改革领导小组,并于1981年1月1日起实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这些改革都为深圳经济特区对外贸易发展扫清制度障碍,对外贸易发展注入活力。
除制度探索外,改善投资环境也是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必修课。中国外商投资协会首任会长魏玉明回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一眼望得到头,全镇人口仅3万多人,汽车7辆,服务远没有达到接待外商的水平。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只有“杀出一条血路”。为此,深圳在全方位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在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并依靠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吸引港资加工贸易企业向深圳转移。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禁海几亡,开海则强。”30年来,经济特区充分发挥地理优势,运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率先通过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三来一补”等形式吸引了大量外资。截至2009年底,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以及海南5个经济特区实际利用外资920多亿美元,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万多家。特别是深圳,出口总额约占全国的1/7,自1992年以来连续17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榜首,成为我国经济外向性和开放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然而随着城市竞争更趋平等,特区政策独家优惠已经变为多家普惠。过去深圳的企业可享受15%的所得税税率优惠,随着“两税合并”的推行,深圳的企业也和全国一样需要交纳25%的所得税。与此同时,“用工荒”、“加薪潮”和土地、资源等要素成本上升,令经济特区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已不如前,新的命题摆在眼前。经济特区亟须“腾笼换鸟”、内引外联,把资金、技术、信息等向内地转移、传递和推广。以政策不“特”的特区,换来内地的均衡协调发展,这也是30年前设立经济特区的重托和要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