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最贫困的海地,多年来只靠外援,现正面临国际粮价飙涨最艰困的时刻。政局持续动荡和国际援助相继缩水,正把民众推向大规模饥荒的边缘,今年四月饥荒引发的暴动,推翻当政的总理,但却对问题一点帮助都没有,从而在首都太子港出现耸人听闻的“泥饼现象”。
孕妇嚼食补充钙质
太子港最穷困的太阳城地区,是包括联合国维安部队都敬谢不敏的贫民窟。宁可放弃种植传统玉米却等着国际援助的贫民,在等不到面粉时,贫困孕妇嚼食用来补充钙质的泥饼成为暂时充饥的唯一选择。
据《中国时报》报道,“泥饼”的滋味,虽然加上盐与乳马琳,民众仍然谑称为彷佛“吞漂白剂”,当然比不上玉米饼或面包,市场里也不缺需要烹煮的大蕉,但这些远比泥饼来得昂贵,大家的腰包都掏不出钱,还是只有“望蕉兴叹”。
粮食黑市走私猖獗
国会对新总理人选的审核已经拖上4个月,连农业专家出身的普雷瓦尔总统都无计可施。部分上好的大米和玉米透过边境走私到多米尼加换取更好的利益,餐厅里有着香喷喷的面包和海鲜。对吃着泥饼的民众来说,只是天方夜谭。
一名11岁的多米尼加黑人小孩,上周外出和邻居玩耍时失踪,这位因为肤色被军警误作邻国海地偷渡客,而在街头遭“一网打尽”遣送到海地的不幸男童,数日后在人权组织的协助下走回母亲的怀抱时,由他口中道出了海地的真相:“那隔邻国家的贫困实在令人不敢回味,首都太子港竟然有人卖泥饼,而我却坐着走私粮食到多米尼加的顺风车回家。”
农业被毁全靠补贴
国际粮价狂飙,对全国2/3、仅以1美元维生的海地民众而言更是雪上加霜。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海地民众主要开支的进口粮食今年将出现八成的涨幅,这也是四月份饥民转为暴民,把前总理狼狈撵下台的主因。
欧美国家以自由贸易为名,摧毁了海地的传统农业,再以廉价补贴粮食养成海地民众过伸手的日子,也正是海地政局动荡无法平息的主因。
英国“基督徒援助”组织证实粮食并不短缺,但民众根本买不起,未来一年间大规模的饥荒难以避免。据一名泥饼小贩表示,由太子港郊区运到太阳城的原料也受到国际油价上涨的影响而无利可图,饥民甚至连泥饼都买不起,销售量已经跌了一半。
援助国家自顾不暇
上世纪80年代起国际贴补的廉价粮食逐步摧毁传统农业,去年以来狂飙的油价和粮价,使得连种子都买不起的民众上山砍树烧成木炭卖钱,主要的农业区光秃一片。
一名海地港的民众投书加勒比海媒体时指出,过去一个山谷农业地带生产的大米就能喂饱全国,现在就算人口翻了一番海地还是有希望。国际援助应该朝恢复农业着手。不幸的是,援助国家自顾不暇,“番石榴票”正和油价、粮价上涨呈现相同的涨幅,加勒比海阳光下靠伸手过日子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