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为北京奥运会提供可靠的铁路运输保障
一、中国铁路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铁路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2007年底,营业里程已达7.8万公里(不含我国台湾省,以下均同),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其中复线率达34.7%,电气化率达32.7%。全国铁路拥有机车1.83万台,牵引动力全部实现内燃电气化;拥有客车车辆4.4万辆、货车车辆57.8万辆;每天开行旅客列车近3000列、货物列车33300多列。2007年,全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13.6亿人、货物发送量31.3亿吨、换算周转量31013亿吨公里。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铁路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快速扩充运输能力、快速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为主线,全面深入推进和谐铁路建设,铁路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进步。
——铁路建设取得显著成就。2003年以来,铁路系统按照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展开了大规模的铁路建设。一是客运专线建设全面推进。已经开工和即将开工建设的时速200公里和300公里及以上的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和高速铁路总里程达到11000公里,一些项目已陆续投入运营。二是大能力通道加快建设,一批跨区域通道项目及西部开发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三是既有线改造取得重要成果。全国铁路时速120公里以上的线路延展里程达到2.4万公里,其中,时速160公里及以上的线路延展里程达到1.6万公里,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线路延展里程达到6415公里,时速250公里的线路延展里程达到1207公里,可运行5000吨以上重载列车的线路里程达到10700多公里。四是铁路枢纽和客站建设加快推进。按照先进的设计和建设理念,已建成新型客站19座,还有一批客站正在加快建设之中。2003年以来,铁路建设累计开工总里程达到12902公里、投资总规模达到8682亿元,投产新线6210公里。
——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2003年以来,中国铁路按照“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技术方针,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取得了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一是机车车辆装备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技术、大功率电力和内燃机车技术,实现“技术全面转让、本土化生产、使用中国品牌”等目标。时速2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大量投入使用。通过再创新,成功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时速300公里和350公里动车组,将用于即将开通运营的京津城际铁路。二是既有线提速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全面掌握了时速200公里及以上既有线提速的设计、施工、养护维修等成套技术,成功实施了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提速,在主要经济区和城市之间开行了500多列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动车组列车。三是高原铁路技术创造了世界一流水平。在青藏铁路建设和运营中,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攻关取得重大成果,青藏铁路自2006年7月1日开通以来,实现了安全平稳运行。四是重载运输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主要干线普遍开行5000~6500吨货物列车。大秦铁路大量开行1万吨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运量由2002年的1亿吨,增长到2007年的3亿吨,今年将达到3.5亿吨,创造了世界铁路重载运输的奇迹。五是客运专线建设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掌握了设计施工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高速铁路技术标准体系。
——铁路运量和效率效益持续大幅增长。坚持走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大力实施既有线改造和提速工程,实现了铁路运量和效率效益大幅度增长。2003~2007年,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增长28.5%,货物发送量增长52.7%,换算周转量增长50.3%,国家铁路运输总收入增长66%。党的十六大以来五年的铁路运输增量,超过改革开放后1978~2002年24年增量的总和。我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换算周转量、运输密度居世界第一,运输效率世界最高。
我国铁路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社会效益第一,承担了大量公益性运输任务,2003~2007年,为国家和社会贡献的资金达6882亿元,平均每年1376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