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出现了显著变化,出口增长速度逐月放慢。上半年,我国出口6666亿美元,增长21.9%,6月份当月我国出口1215.3亿美元,增长17.6%。出口增长速度逐月放慢对我国宏观经济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又该如何应对进出口这一显著变化?就此,记者采访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李健。
记者:你认为,我国出口增长速度放慢的原因是什么?会不会造成国民经济大幅度下滑?
李健:自2007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出口增长速度进一步放慢,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遇到相当大的困难,利润率大幅下降。这其中既有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和外贸政策调整累积效应的影响,也有美国经济下滑,拖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还有国际资源能源涨价,推动国内物价上涨、成本上升,以及国内货币政策从紧、流动资金不足的影响等。
经济界有些人认为,由于出口增长速度放慢,净出口减少,会造成GDP增长大幅度下滑。但是从以往几次经验看,出口增速下滑对GDP增长造成较大的影响,都是在出口出现了负增长或者是零增长时发生的。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出口增长逐月放慢,但是今年1至6月我国出口增长21.9%,仍然是一个比较高的增长速度。事实证明,在这种情况下,尽管贸易顺差减少,但是GDP增长并没有因此回落几个百分点,仍然实现了10.4%的较快增长。
在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下,我国传统出口产业利润空间将受到相当大的挤压,有些仅仅依靠加工成本低廉生存的企业可能会失去竞争力,被挤出出口市场,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主要出口产业因为集聚度高,配套能力强,产业链已经形成,在国际上仍然具有较强优势,不可能轻易被替代,不可能大规模转移出去。许多企业将通过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优化贸易渠道,延伸价值链,把那些退出企业的订单抓到自己手里。这是一个重新洗牌优胜劣汰的过程。
记者:近几年,国家调整外贸政策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
李健:近几年,为了缓解内外部经济不平衡问题,国家大幅度调整了外贸政策,降低或取消了"两高一资"商品、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商品的退税,对部分资源性出口商品加征关税,收紧了加工贸易目录。与此同时,改革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人民币持续升值,对美元累计升值已经超过20%,对一篮子货币加权平均升值幅度估计也已经接近10%。这一系列调整对外贸发展的影响总体上是正面和健康的。因为我国出口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出口商品的卖价有所提高,商品结构和贸易结构不断改善,进出口不平衡状况也有了一定程度缓解。人民币升值和内外部环境变化,对我国长期以来具有优势的出口产业既是相当大的考验,也是新一轮发展的动力,将推动我国出口企业和商品改变过去单纯以低廉价格取胜的形象,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研发设计、品牌质量和综合服务占领市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人民币未来一段时间还会升值,但并不意味着一直都会这么快的升值,也不意味着只升不降。随着一些因素的变化,升值的预期可能减弱。汇率变化和外经贸政策调整影响到进出口商品的比价,给企业明确的信号:有一些商品中国不具有优势,应当少出多进,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大的比较利益,进出口增长才会更加平衡。"中国制造"正在告别廉价竞争时代,今后出口商品不能再走依靠低廉价格数量型扩张的路子,而必须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以质量和效益在国际市场上取胜。
记者:当前,一些企业寄希望于国家近期调整对外贸易政策,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李健:从整个经济形势看,今年确实还要密切观察,不能过于乐观。当前,一些企业寄希望于国家对外经贸政策大幅度的放松和调整,我个人认为,现在还不能做出这样的判断。
首先,当前出口增长放缓并没有超过预期。今年1月至6月我国商品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9%,增速的回落是缓慢和温和的,并没有超出预期。与此同时,进口增长了30.6%,比去年加快,外贸顺差比去年减少。在加工贸易减速的同时,一般贸易出口仍然保持着将近25%的增长。中西部地区进出口增长速度略高于全国增长速度。这些情况都与外经贸政策调整的初衷相一致。
其次,世界经济贸易并没有全面衰退或大幅下滑。美国经济增长虽大幅度减速,但现在还不能断定会出现严重的金融危机和全球性衰退。今年1月至6月我国对美国出口放缓至8.9%,而对欧盟出口仍然增长27%,对东盟和韩国出口增长都超过30%,对一些新兴市场如印度、巴西和俄罗斯出口更是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第三,出口增速适度回落有利于促进结构调整。我国出口从2002年至2007年年均28%左右的增长回落,可以降低国内偏热的需求,缓解通胀压力,减少外贸顺差,使内外部经济更加协调。从长远看,出口由高速转为中速增长有利于改变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过分依赖,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和质量效益的改善。在中速增长的情况下,即使净出口对GDP拉动作用降低一些,对国民经济增长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前的外贸形势还是在预期之内的,基本上还是一个正常的发展。
产业进步和企业自身的转型不能一蹴而就。在目前外需疲软,大环境改变形势下,外贸政策和人民币汇率应当保持相对稳定。有关部门应当密切观察当前世界贸易形势变化,加强对重点出口商品的监测。应当有压有保,积极帮助出口企业解决流动资金紧缺问题和汇率风险防范问题。对近两年出口退税和其他有关政策调整的效果应尽快进行一次摸底和分析,对于其中技术含量较高,国内增值和就业带动作用较大,与节能减排矛盾不大,被"一刀切"而调整过了头,地方和企业又多次提出意见的出口商品退税率,应当适当做一些纠正和微调。这样才能避免进出口增长大起大落,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王晓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