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外汇管理局最近正对中外资银行的中长期、短期外债进行新一年度的削减,并对进出口贸易的外汇管制条款进行更严格的细化,银行业人士认为,这是为了收缩信贷规模适应宏调的需要,也是为防止在人民币升值、股市不景气等背景下,热钱大幅跨境流动。
市场普遍认为,通过虚报进出口价格,进出口贸易成为热钱 进出的最常用方式。外管局9日曾下发调整金融机构短期外债的通知中,对于进出口贸易的外汇管制条款更为严格和细化。
进出口企业外汇管制更严格
据了解,国家外管局对金融机构为进出口贸易提供金融服务设置了更为严格的外汇管制条款。比如,“金融机构为进口企业对外开具远期信用证和办理海外代付业务,应严格审核申请人贸易背景的真实性。90天(含)以下海外代付到期后,若发生由金融机构垫付的,必须购汇对外支付。”
还包括“除期限在90天(含)以下已承兑未付款远期信用证和海外代付,以及在同一法人银行50万美元(含)以下非居民个人存款外,金融机构其它各种形式的对外负债均应纳入短期外债指标控制范围。”《通知》中特别指出,转制后的外资法人银行,可以申请承继原短期外债管理行或境内所有分行的短期外债指标。此外,各地区在每季度结束15个工作日内都要向国家外管局回报辖区内所有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指标的执行情况。
然而,为鼓励境内进出口企业业务发展,国家外管局也表示,对于主要用于贸易项下对外开立90天(不含)以上远期信用证业务的银行,允许其提出增加指标的申请。
防止热钱突然撤离
目前对于热钱流入的具体规模的测算方法尚未达成共识、对于如何遏制热钱流入中国也未形成系统操作手段。有银行人士表示,外管局调减金融机构短期外债余额指标,对外汇业务量大的地区的银行、机构、个人结售汇、以及结汇资金使用等进行非现场检查等都是出于控制热钱流入的目的。
上述银行资深从业人士特别指出,国家控制中长期、短期外债可能出于对热钱跨境流动的担忧。“对外债、资本项目进行管制,国家的初衷就是为了防止热钱大幅流入、流出,对经济产生危害,尤其是担心出现亚洲金融危机时,一些东南亚国家因外资大幅撤离而接连暴发金融危机的局面。现在人民币不断升值、内地股市不景气,国家更是会担心热钱突然撤离、对经济产生巨大危害。”该人士说。
有金融行业人士表示,进出口贸易中高报价进口、低报价出口是最为普遍的方式,一般在外向型经济发达的地区较多,“企业本身对外进出口较多,账面上操作起来也容易。此外,如果银行帮助帮大额款项转化为多笔账面、化整为零,也不会出现因金额巨大而需要被监管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