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东、欧洲、新兴市场“四大油市”调查
“吉芬商品”(Giffen Good),一个平常只提供思维乐趣的经济学基本概念惊现石油市场,这该怎么办?
这种由英国经济学家吉芬命名的商品价格与需求呈同方向变动,越贵,需求越大,一般用来分析19世纪爱尔兰饥荒时的土豆,土豆越贵,爱尔兰的穷人们为了不被饿死,只好不吃肉不沾油,买越多土豆作为食品。
“供应面比较稳定,为此,油价的决定性因素是需求。”6月12日,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对本报表示,现在石油价格上涨对需求影响非常复杂。在原油价格激增之下,美国是惟一对需求反应正常的主要经济体,日本、中东、欧洲、新兴市场国家都不正常,都存在油价上涨,需求也上涨的因素。
在他看来,日本的核电厂检修、中东的产油国特征、欧洲的高额石油消费税、新兴国家的石油补贴,都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石油价格与需求同时上涨的“吉芬品”局面。
日本的核电“意外”
日本的“吉芬品效应”来得出乎意料。其国内一些核电站的临时关闭在本轮油价-需求双上涨中扮演了重要作用。
由于经济步入稳态发展,日本的石油消费量一直相对稳定,国际能源署统计显示,其能源消费所占全球的份额在2005年、2006年、2007年分别为5.16%、5.16%、5.14%。
但是,日本财政部(Ministry of Finance)近期一份贸易报告指出,2008年4月份,日本的原油进口同比上升了10%,增至430万桶;液态天然气进口增加20.8%,增至572万吨。日本石油协会6月11日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当周,日本原油库存量1.0415亿桶,比前一周减少了175.9651万桶,或1.7%;进口汽油3.9052万立方米,比前一周增加了4235立方米,或13%,成品油出口总计58.1103万立方米,比前一周减少了22.5375万立方米,或40%。
上述结果显示进口增加并未带来原油库存和成品油出口的相应增加。这只有一个解释:日本正因核电站的问题而经历着更多石油消费。
“在因计划外维护而关闭了一些核电厂之后,日本能源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的依赖已然提高。”日本财政部表示。拥有约57个核电厂的日本是美国、法国之后的全球第3大核电国家,年发电量约5万兆瓦。本次临时关闭的核电厂包括东京电力公司的全球最大核电厂——Kashiwazaki-Kariwa核电厂。
“这两项(原油、天然气进口)增幅暂时地超过了中国。日本的核电站问题,可能是支撑当下原油价格上扬的重要原因。很难判断日本要多久才能修好它的核电站。一旦修好,加之日本原本就是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国家,那将成为原油价格下跌的催化剂。”谢国忠表示。
中东:石油产业链的后果
原油供应重地中东在石油需求上地位的提升,令油价与需求同方向变动的“吉芬品效应”大大巩固。
“中东原油出口供应占全球一半以上。高油价大幅提高出口收入,收入增加又推动国内对原油的额外需求。推动需求的收入效应,大于压低需求的价格效应。这种不同寻常的需求变化,使得中东地区原油消费与原油价格呈正相关关系。”谢国忠表示。
“上述分析同样适用于其他原油出口国。大约一半的原油需求可以用原油出口国的这种供需变化来解释。”谢国忠说。
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超过80%的需求增长来自中东地区和亚太地区。今年以来。沙特、阿联酋、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和卡塔尔等中东地区六大石油出口国的日产量减少了544000桶,但它们的日需求量却增加了318000桶,两者相加,导致日出口量净减少862000桶。其中,沙特的“能源产业链计划”对需求的影响尤为突出,沙特正试图成为全球石化、制铝和农药生产大国而大举投入,这几个产业均需要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
可以预见,类似沙特的能源产业链计划,将在油价越高的时候,变得越发庞大——因为他们越发有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