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深圳部分炒房者贷款炒房月供二三十万 收回1899套政策性住房 -铁路突击运东北粮食234万吨 粮价上涨结束后我粮食生产将遭打击 -今日起12.75万不合格账户中止交易 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都在准备 -中国大飞机公司成立 张庆伟任董事长 内外资企业皆可成新股东 -胶济事故背后:济南铁路局可能被撤销 湖北崇阳警车撞人致3死4伤 -4月CPI上涨8.5% 通胀形势更趋复杂 -大力促销VS矜持涨价:京沪楼市走势略不同 房产个贷市场或变脸 -4月CPI下周公布 市场预期增幅8.5% 应补贴弱势群体应对经济拐点 -沪市十公司年报造假悬疑:信息披露该如何监督 超级散户今安在 -报告称女性农民工平均月工资比男性低200元 农民工儿童融入城市
专家:全球粮价上涨结束后中国粮食生产将遭打击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05 月 12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我们暂时的幸运与我们还不够“进步”有关

    记者:中国也正在经历食品价格上涨的考验。但在小麦、稻米等主要粮食品种上,相比国际价格似乎还相对稳定。如何理解这中间的原因?

    周立:相对于这些出现悲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粮食生产和消费体系,还是相对独立的。所以,在全球粮价上涨的时候,政府有能力调控粮价,能让其保持稳定,由此,也能保持社会稳定。

    可是,中国农业的小部门化、农业产业化、粮食市场化,正在不断地推进之中。此轮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中国之所以比较幸运,与我们还不够“进步”有关,与农民们普遍还在进行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和消费直接相关。

    但是,我们知道,伴随10多年来农业产业化和粮食市场化的推进,农民为城市居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已经消失殆尽。为自己生产粮食的农民群体,也在大幅度地减少。在这一轮的“粮食战争”中,中国可能还能暂时保持中立。而在食物帝国下一轮的粮食洗牌过程中,中国没有任何理由乐观。

    记者:许多分析称,粮价上涨将是个长期趋势,您认为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是否能维持粮价稳定?

    周立:粮食价格的长期高企,并不符合粮食主要输出国的长期利益,也不符合食物帝国主导者的长期经济利益。所以,未来三五年内,粮食价格必然还有一个下落的过程,在未来这一轮粮价洗牌过程中,中国、印度等国的小农和独立的食物体系,可能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实际上,中国的主要粮食价格,早已既“踏破了地板”(成本价)、又“捅破了天花板”(国际价),中国的粮食价格调控,这十多年来一直没有任何弹性空间。只是自从去年“天花板”价格大幅度上涨后,中国粮价才看起来具有竞争性。正因为这样,当这一轮全球粮食价格上涨风潮结束后,中国粮食生产体系面临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小农经济”真的不堪一击?

    记者:在中国,人们通常把发达国家的“农业资本化、产业化、集约化”,看作农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并认为当下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本无法对抗国内外的大型粮食企业,甚至成为被剥夺的对象。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周立:拉美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已经在食物帝国的诱使和迫使下,失去了传统的本地化食品,被拖出原来的自给自足的本地化食品体系,其国民也被塑造成为食品帝国所需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中国也正在这一进程之中。

    当一国的政府决策者和农业专家们,多已被“洗脑”,认同本地化食品体系不如全球化食品体系,小农经济模式不如农业产业化模式,低投入、低耗能农业不如高资本、高耗能农业有竞争力的时候,悲剧的大幕就真正拉开了。

    美国大农场模式,是与美国耕地多、劳力少、资本充足、能源价格低廉等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同时,又是在殖民扩张和高额补贴两大基本政治背景下出现的。世界上除了加拿大、澳大利亚这几个国情和政治军事背景类似的国家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美国这样的发展大农场经济,实行产业化农业的条件。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先例,是靠和平手段(如市场交易)形成大农场模式。也没有一个先例,不依靠对产业化农场高补贴,就能击垮小农家庭农场的。

    笃信“农业资本化、产业化、集约化”信条的人,是看到了农产品市场开放条件下,小农家庭农场无力和产业化食物帝国抗衡的表象,但没有看到背后那只“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手”。

    记者:您在美国做过长期的农业调查,美国农民和农业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周立:美国的小农家庭农场,在1930年以来,破产了60%,这是政府只对产业化农场高额补贴的结果,并不是他们的竞争力不如产业化农场。如果我们认真看一下恰亚诺夫、斯科特和黄宗智基于苏联、东南亚和中国的实证资料研究,并亲自到田间地头去问问农民,为什么种粮不赚钱但大多数还坚持种粮,就会体会到小农家庭农场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表面看,小农家庭农场无力对抗产业化粮油企业,背后的事实是,中国政府不如美国政府那么有钱。

    所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处处长凯文·霍金斯才会说:“在自由市场的花言巧语和强调公平竞技场优点的背后,铁的事实是一些世界上最穷的农民被迫进入与工业国家的财政部而不是北部农场主的竞争。”

    如若说中国的小农经济没有竞争力,那是因为把他们一个个形单影只地拉到了和美国财政部同台竞争的擂台上。然而,美国的小农家庭农场破产后,美国政府会为他们买单,做出“金降落”(记者注:对被收购者的高额补偿费)的制度安排。诸多拉美国家、非洲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小农家庭农场破产,却无法得到本国政府的财政支援和就业帮助。

    诸多的政策制定者和咨询者,会看到美国产业化农场模式的表面成功,却对墨西哥、阿根廷、非洲国家,甚至中国自己产业化农场失败的事实视而不见。这种咄咄怪事,一直发生在我们身边,人们却视而不见。 
     
    中国如何应对“食物帝国”挑战?

    记者:有很多分析认为,美国的“生物能源计划”本质上是一种战略性的“粮食武器”。乙醇汽油并不能根本改变美国的能源供应,却加剧了全球粮食供应的紧张局面。芝加哥商品市场大宗粮食期货暴涨,则成为现货市场全球粮价上涨的背后推手。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果这真是“粮食武器”,它要打击谁?为什么?

    周立:美国可能是世界上惟一一个制定了全球性粮食、能源战略,并有能力实施全球战略的国家。因此,美国的石油储备、粮食储备以及生物能源计划,都服从于整个全球战略。美国期货市场、现货市场的价格联动,是有意策划,还是因应全球粮价变动以及供求变化的市场行为?就我所知道的信息,还不足以做出判断。

    但是,食物帝国的扩张,不在于一时、一地。而且,食物帝国的主导者,在全球粮食贸易体系中,涨也收益,落也收益,早已经做到了赢家通吃。不是帝国核心成员的经济体,自然而然,是一轮又一轮粮食价格波动的输家。

    记者:我曾做过中国大豆的调查,发现去年以来中国食品价格上涨主要源头是国际大豆价格暴涨,而中国的大豆和豆油恰恰对外依赖性很强。您认为在一个由“食物帝国”控制的时代,作为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其粮食政策和农业政策需把握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周立:中国选择了让部分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也就选择了愿意让这部分农产品接受一个单一食品体系的控制。入世以来,中国的大豆,已基本上被食物帝国控制。玉米,可能也在这一过程之中。所以,豆油、豆粕以及饲料价格、生猪等肉禽价格的上涨,自然也就随之而来了。

    在食物帝国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形成和拓展其疆域的时候,想要逃脱被其控制的命运,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此,我们只能局部地、改良性地推出一些替代方案,让意图自救的小范围农业生产者、消费者和局部区域,能以一个本地化食品体系的创建,能以一场消费革命的开展,进行一些改良性的努力。使得自己生产的、食用的食物,尽可能是健康的。使得乡村生活和传统文化,还有继续生存的空间。悲观一些说,使得人类利用食物自杀的历程,还可以延缓一些。

    在这一点,我们需要向美国的实践者学习。为应对产业化农业及其食品体系负面效果的挑战,美国中北部的中小家庭农场、城市消费者以及地方政府,已经摸索了一整套替代体系,这一套体系,以消费文化革命为精神内涵,以一个本地化食品体系的创建为实际行动,意图实现三个替代:以消费天然食品替代消费人工(产业化)食品;以公平贸易方式替代自由贸易方式;以本地化食物体系替代全球化食物体系。

    记者:长期以来,国内经济学界都存在一种颇流行又很有影响力的意见,即在一个粮食供应充足的世界市场上,中国无需维持高成本的粮食自给自足,因为只要可以,就能从国际市场上买到足够多的粮食。您显然不同意这种看法,能否对这种流行理论做出中肯的评价?

    周立:正是由于资本通常不愿意进入农业,才造成了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会将农业真正定位为产业化,农村定位为市场经济。提供居民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是任何时期、任何政权的首要之事。农业高度产业化的美国背后是政府高额补贴,农业上并无多少优势的日本和欧盟,更加以高补贴来保障本地区的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中国在1990年代,也将农业定位为产业化,却从未放弃过对粮食储备、粮食价格、食品质量的控制。“无农不稳”,是各届政府、各地政府的基本认识。各种类型的“米袋子”、“菜篮子”、“吃饺子”工程,总是不断在各地成为政治表达。

    我想,只要愿意做实事求是的研究,农业实践者就会给出合适的答案。如果连最普通的农民都知道即便不赚钱,甚至赔钱都要种粮,以保障自己家庭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话,我们的经济学家们,也应该知道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对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本报北京5月11日电

      链接 

    “食物帝国”推动下的粮食政治

    在美国食物结构巨大变迁的背后,站着为数不多的食物巨人——食品集团。这些大型食品集团,控制了从种子培育、种植、收购、加工和销售整个“食物环节”。它们不断地游说政府,对消费者洗脑,对农业生产者施压,去推动食物的商品化,并从每个消费者的嘴里,聚敛着巨额财富。

    在大型食品公司控制下,不仅农业生产者别无选择,消费者在消费品种、消费价格和数量上,也别无选择。只是消费者的钱包由于被食品公司视为“上帝”,所以,公司对待消费者,比对待农业生产者,要客气许多。粗暴的直接命令方式,被一系列的广告宣传、健康咨询、品位塑造等洗脑方式取而代之。

    比如,孟山都一家公司,竟能控制世界主要谷物和蔬菜种子23%~41%的市场份额,销售额2004年达28亿元。实际上,若再计入杜邦(Dupont)公司,两家公司控制世界多种种子份额就达到一半以上。对种子和农产品收购、加工的垄断,使得他们的行为无异于系统的生物灭绝。当一种又一种的农作物种子,被他们收入博物馆,而市场上仅有几种他们推广的,不具有留种能力的人工种子时,不仅是农作物多样性丧失、居民餐桌和营养结构多样性的丧失,更是人类从食物上脱离自然,从而使得各个国家、民族、人民以及文化等,都进一步被食物王国掌控。

    “食物帝国”推动了粮食政治。我们看几则粮食援助和禁运的实例,去理解粮食政治的一部分——粮食援助这个比石油贸易更为强大的政治武器:

    1945年,南斯拉夫在铁托总统的领导下进行改革,试图摆脱苏联对南斯拉夫的控制。这时,美国伸出了“友谊”之手,为南斯拉夫提供了巨大的粮食援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美国等西方盟国随即对中国实行包括粮食在内的全面封锁和商品禁运,妄图将新生的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美国对中国的禁运一直延续到70年代初期。

    1965~1967年间,美国总统约翰逊曾对印度采取限制出口粮食的政策,从而最终迫使印度改变其反对美国入侵越南的外交政策。

    1970年,当“马克思主义者”萨尔瓦多·阿连德当选为智利总统后,美国对智利的粮食援助立即停止了。阿连德领导下的大众联合政府,却是致力于农业改革和公平分配的。在阿连德下台后,美国的粮食援助很快又恢复了。粮食援助是尼克松政府反对阿连德所采取的秘密战略的组成部分。

    1973年,美国由于国内食品价格史无前例地上涨,对大豆、棉籽及其制品实行禁运。日本97%的大豆依靠进口,其中92%来自美国,因此而受害最大。

    1980~1981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对其实行谷物禁运。但当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进行改革时,西方议员阿德·梅尔科特立即指出:苏联需要多少粮食就提供多少粮食。之后是苏联解体。

    最近一次明显的以粮食作为武器来干预他国内政的事件,要算是美国对朝鲜的粮食援助政策了。1994年以来,朝鲜连续几年歉收,国内粮食供应严重短缺。美国联合日本、韩国对朝鲜提供粮食援助,但条件是,朝鲜必须放弃核计划,并在缓和朝鲜半岛局势方面与西方合作。

    粮食援助的另一侧面,则不仅仅限于这样的短期事件,而是打击、改变进而控制受援国的农业生产体系,让这些国家形成对美国等援助国的经济依赖与政治依赖。这就是非洲和拉丁美洲许多国家沦为美国附属国的奥秘。

    所谓“没有扭曲的、充分竞争的、跨国界的、完备的市场体系”,仅仅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带有乌托邦色彩的幻想,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粮食贸易或援助时常作为大国政治外交的手段,用以干预别国内政。曾是美国里根政府农业部长的约翰·布洛克在一次听证会上直言不讳地说:“粮食是一件武器,而使用它的方式就是把各个国家系在我们身上,那样他们就不愿和我们捣乱。”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一份报告说,第三世界国家缺粮“使美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一种力量……华盛顿对广大的缺粮者实际上就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政治家所关心的国家利益,与食物集团关心的经济利益结合在一起,就促成了危及全球每个地方农业与食品体系的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浪潮。

    主要农业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自由贸易框架下,已经将世界各国的农业生产,绑上了同一辆战车:要么各国比拼财力,进行补贴生产竞争;要么让出农产品市场,由这些国家提供低价格粮食和一整套食物体系。由此,产生对粮食生产国的全面依赖。2006年底以来的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已经清楚表明了这种依赖性。

    ——摘编自周立《美国的粮食政治与粮食武器》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铁路突击运东北粮食234万吨 粮价上涨结束后我粮食生产将遭打击
专家:全球粮价上涨结束后中国粮食生产将遭打击
铁路突击抢运东北粮食234万吨 南方粮价有所回落
消费异常并非人口增长 高粮价导致供需关系转变
国际粮价涨水客违规搬米忙 海关表示要严厉打击
世行行长佐利克称:粮价高企或持续至2015年
粮价飙升尼日利亚粮食危机后再出面包危机
世行行长:全球高粮价或持续到2015年
图片新闻:
袁隆平谈种子出口:中国杂交水稻可以解困全球粮荒
胡锦涛给日本中华学校小学生讲解唐诗《静夜思》【组图】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全球粮食危机与中国对策/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中国推行大部制改革
· 08年公务员考试资讯/ 考研资讯大全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现代化报告—国际现代化 / 生态现代化 / 社会现代化 /科学发展报告
· 中国社会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 中国环境统计数据大全(中英文版)
更多>>